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起跑,为了回到原点

(2009-09-20 23:40:24)
标签:

体育

分类: 缤纷体坛★杂谈

听闻09上海国际田径大奖赛有句口号,似乎是这么说的:起跑,为了回到原点。

 

这不像一句口号,倒像是给刘翔打气的座右铭。时隔398天后,刘翔再次站上起跑线,然后跨出他复出后的第一步,最后用几乎完美的方式撞线——13秒15,亚军,吃惊的表情,震惊的结果。

 

刘翔说自己本不想跑这么快,孙海平说没想到他会跑这么快,主治医生说他本不应该这么快。但事实是,刘翔“第一枪”的确就这么快了,而且超乎想象,介乎奇迹。要知道,在尚未受伤前的2008赛季,刘翔的最好成绩是13秒18,现在伤势初愈,就创下近22个月的最好成绩。不是期待逼出了刘翔的极限,而是刘翔在用自己的极限勾起人们愈发膨胀的期待。

 

从此,一个问题油然而生,刘翔还能跑多快?他只有26岁,正值运动巅峰期,伤病让他逐渐成熟,看透生命本质。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精神状态,刘翔都已做足了厚积薄发、卷土重来的准备。

 

原本的刘翔是自由洒脱、咄咄逼人的。现在的刘翔变得从容淡定、收放自如,惟一不变的是自信和豁达。刘翔说,回来就算跑最后一名,他也会感到快乐,以后的道路,绝对不计较得失,只在意享受过程——如此心境,非一般运动员所能拥有。在评价刘翔的成功时,有西方媒体曾用“强悍无比的心脏”形容刘翔心理素质的可怕,在格外强调运动员调整气息的110米高栏上,这点优势助他拥有出类拔萃的栏间节奏,也让他屡屡在困境中绝处逢生。

 

而历经伤病折磨,刘翔的心脏承受力再次升级,现在他恍若钢铁战士,只要能攻克技术恢复的难题,一切困惑和怀疑都将迎刃而解。那些因压力导致心理防线崩溃,从而在复出后愈走愈低的例子,并不适用于刘翔。不信你听听刘翔赛前的心声:如果我觉得状态不好,就不会选择复出。在刘翔略带低调的坚强背影后,其实隐藏着的是作为世界冠军的骄傲和倔强。

 

发枪,起跑,刘翔重新崛起。他似乎回到了过去——2000年,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世青赛);2001年,第一次获世界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4年,第一次拿到奥运冠军;2006年,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2007年,第一次登顶世锦赛冠军。每一个第一次,都是崭新的起点,以此开始的每一次起跑,都是刘翔超越自己的标线。之前每一次起跑过后,刘翔收获的都是掌声和鲜花,而他留下的,是追求更高梦想的荣誉。这一次起跑却不同,虽然观众的支持和鼓励未曾改变,但刘翔已从顶点落到起点,他需要找回支撑自己的那个支点,让现实走进历史的轨道中。

 

不经意间还想起刘翔2005年的一次起跑,那时他才22岁,参加的是第一届上海国际大奖赛。那一次,我在现场,就站在终点线前注视刘翔的整个夺冠过程,13秒05,最后他以无可撼动的优势完胜阿兰·约翰逊。那时的刘翔刚在一年前创造雅典奇迹,还在一年内三次击败约翰逊,那时的刘翔登峰造极,无人能敌。那一次起跑,刘翔诠释了完美的极致定义,他初出茅庐,根本无所畏惧。他万万没想到,五年后的今天,一切会回到原点。

 

如今梦已醒,噩梦已过,刘翔终究回到了原点。起跑,以崭新的姿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舞台。起跑,不仅仅是为了回到原点,而且是为放飞更高的理想。

 

PS:398天前,刘翔伤退后第一时间写得心情感想:中国心碎。回想从前,不禁百感交集。命运,有时就是上天安排的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