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复辟难于凯尔特人
(2009-03-16 00:02:21)
标签:
体育 |
分类: CBA直击★NBA姚易 |
八一主场不敌东莞,山东客场战胜山西,CBA28轮之后,八一宣布告别季后赛——14年来,这还是第一次。
这样的“第一次”,八一早已见怪不怪。上赛季,八一常规赛只胜18场(当年30场比赛),胜率为历史最低。此后的季后赛,他们首轮便被辽宁3比1击败,13年来首次无缘季后赛第二轮。
当时,就有人说八一已显老态,日趋没落。只是阿的江绝对不信,所以本赛季开始后,我们能从八一无数场惨败后听到一种声音:“虽然我们输了球,但八一队的精神……”
当一个人只剩下精神可以自慰,那他就变成了阿Q。表面上,八一输在了大郅、李楠两大核心长期缺席的问题上,他俩不在,八一随即在12月底遭遇8连败。我不否认八一受困于伤病,和东莞的生死战,莫科还因伤缺席。包括像陈可、吴谦等球员,均因伤病缺阵多场。即使像李可、王中光这样看似出勤率不错的球员,其实也都是带伤上阵,忍着痛咬着牙在坚持。
八一球员的身上确实有铁军的锲而不舍和无所畏惧。只是,在如今愈发职业化的CBA,这点精神层面的优势早已无足挂齿。八一原本在CBA称雄,后辈人才是最大资本。可如今回头看,赛季初被寄予厚望的张博、许钟豪等新星,到底给了球迷怎样的视觉冲击?CBA全明星赛那么多新面孔,请问八一的年轻人身影何在?他们是后生可畏,但比起其他球队的新秀,八一连微弱优势都难言存在。
为何如此?某俱乐部负责人曾告诉笔者,现在球队都是大肆洒钱到各省市后辈梯队买人,八一就单靠自身造血功能,而且不比十几年前,军队的联网体制早已解体,就剩下八一一棵独苗自我栽培,单拳难敌四手,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
八一其实具备了改变的前提。2006年年底,宁波富邦集团控股八一,球队告别了军队体制,转而向职业球队迈进。不过,军队遗风仍在,换句话说,掌控八一的还是体工大队。笔者有位朋友在富邦俱乐部工作,他就多次向我抱怨,八一搞经营开发的人是一套班子,球队运行和管理是另一套班子。每场比赛,富邦虽然会派专人尾随跟队,但生活细节上,一切都得以军人自律。哪怕是富邦老总,在球队内部问题上,也根本插不上什么话。
这样的八一,看似和过去没有不同,多少却有点“四不像”嫌疑。现在篮球职业化愈演愈烈,整个联盟都被超级外援垄断,八一如果谙于形势,中西合璧,他们必将风光重现。毕竟,以八一这帮国内球员的底子,能力绝对不在新疆、广东之下。但碍于军人“面子”,八一迟迟不改,或是没有将改革深入到底。言及未来,八一男足的例子就在眼前,总有一天,八一复辟将成为空谈。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八一体制不变,他们要想再次夺冠,等待的时间注定会很长。想想凯尔特人吧,它们此前拿过16次冠军,去年拿到第17次,中间足足等了21年。八一此前拿过8次冠军,重头再来,谁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还要提醒一句,凯尔特人再登巅峰靠的可是什么?“三巨头”难道不是安吉买回来血拼用的?八一不是傻子,我听说,为了今年的全运会,他们早已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何不就在CBA赛场没有动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