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花配得上中超冠军?

(2008-11-03 02:56:50)
标签:

体育

分类: 中国足球★宿命

关于申花假球的三点陈述:

1,现在认为这场比赛是假球的球迷,有超过八成都没看比赛。

2,即使“假球说”成立,也和比赛胜负无关,或许只是输多输少的问题。

3,申花绝对配得上今年中超的冠军,任何的地域攻击都无法阻止这个事实。

-----------------------------------------------------------------------

我没想到,成耀东的一句话居然引发了一场地震。

 

我更没想到,那么多人会没看比赛就会认为沪陕之战就是一场“假球”。

 

不免让人想起五年前,那时也是申花打国际,同样事关夺冠形势,同样四比一兵不血刃,那一场比赛后,国际队后防中坚李明被开除出队,所有人几乎都认为那是一场假球。

 

认为是“认为”,事实是“事实”,两者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事实上,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李明涉赌的传闻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后来李明退役,记者问起往事,得到的回答还是“我没有”,在这个北方汉子眼里,自己就是受了冤枉。

 

孰是孰非,每个人自有判断。但在一些事上,中国的球迷甚至从业人员似乎显得过于敏感。球员的一次失误,或者一次漏神,在他们眼里,就是导致比赛落于下风的主导因素。照他们的逻辑,像阿斯顿维拉门将恩科尔曼那样,将球往自家门里送的情景无疑就是光天化日之下作假的表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谁也不能保证每一天都充满活力,不开小差。只要有不符合常规的失误,就被判入十八层地狱,中超球员的生存环境可想而知。

 

在这里,我不想忽略中超联赛存在的那些不职业的细节,也不想忽略在沪陕之战上出现的有悖标准的技术动作,我想强调的只是,当你在评论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该认真思考一番?不要不和你心意,就一棒子打死,这样做无疑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更会对中国足球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定性。

 

洗牌们后,申花老板朱骏说出的一席话很有道理:“那些正在指责申花‘洗牌’的球迷,有多少真正看了那场比赛的直播?他们了解比赛的进程吗?”朱骏的话虽然不能为申花钻规则漏洞推脱,但至少反应了一个事实,许多球迷现在就是不看中超,他们之所以留在那片旮旯地不想走,就是想从中宣泄自己的情感,然后证明自己与时俱进,多么多么英明神武。

 

就像我经历的一件事,前不久申花在主场扳倒鲁能,赛后有很多山东球迷佯装“上海球迷”加我QQ,一时纳闷,怎么会突然多出那么些同道中人。加后方才觉悟,原来这些人不是真球迷,而是一帮“心里有鬼”的假球迷。他们每个人都“问候”了我一下,甚至不忘和我父母打声招呼,但我就纳闷了,申花赢鲁能,关我什么事?当时我还在报社加班,连球都没看,如此找茬,实在让我一头雾水。经过一段时间的百思不得其解,总算是想通了其中的所以然:也许是我曾经宣称自己对申花感情炽烈,之后又以调侃的方式写给山东球迷一份“家书”,表达了奉劝某些人群不要一味袒护鲁能从而小视申花的态度,所以遭到群起攻之,惹得一身骚?

 

果真如此,实乃大不幸。我实在难以相信,那部分球迷会以一种中立平和的眼光看待中超发生的一切,尤其在竞争对手山东和上海之间,平衡的那根准线实则早已被打破。我不想针对山东这一隅之地发表评论,免得再次引起误会,我的怀疑仅仅是,到底有多少人看过上海打陕西的比赛直播?申花的四个进球,到底成色如何,陕西的积极性到底怎样,看过就知道。总之,如果这样的球都被称为假球,那我不得不承认,中超的造假水平正变得越来越高。

 

还是那句话,心中有鬼,就会害怕。心中有假球,就会不真实。你看不惯申花,就一定会找理由骂街。只要你不是个真球迷,就一定会在这潭浑水中过得很HIGH。

 

对那部分球迷而言,申花当然配不上冠军之名。前有洗牌,后有假球,实在有辱所谓的中超名声。但摸摸胸口,在中超赛场,有谁胆敢说自己就是清白之身?

 

我相信,能夺冠的球队就是最好的球队,看看申花的人员配置和打硬仗的成绩,无需赘言。申花是冠军,他就当之无愧。而拿不到冠军,千万别说冠军如何不像冠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