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足选帅需要慎之又慎

(2008-10-26 00:02:44)
标签:

体育

分类: 中国足球★宿命


听说中国足球又要选帅,我好怕怕。也许很多球迷都不会关心中国足球下任主帅到底是谁,但必须明白一点,这次选择什么样的主帅,将决定未来几年是否还会有人关心中国足球。

 

据说,这一次国足选择的主帅很可能是中国人,而能不能留下,还有待年底亚洲杯预选赛的考验。说来也对,从今年12月到明年12月,将近一年时间,国足也就打四五场亚洲杯预选赛,花个大价格选个老外,实在不太值得。何况从1992年的施拉普纳,到2008年的杜伊科维奇,中国足球历经五任洋帅指点迷津,除了米卢趁着张吉龙的幸运之手“抽进”了世界杯,其他的回忆都要被贴上悲伤的印记。

 

是否应该请洋帅,无疑成为此次选帅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足协历来都有两派针锋相对,很多足协内部的高层还曾因此敌视至今。不过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足协内部的意见却莫名统一,或者说,本身支持洋务运动的那些人也变得鸦雀无声。反正足协的态度很明显,即使执意要请外教,经费也就30万美元,这等于新来的主帅比杜伊身价还要低上20万,如此货色,质量岂有保障?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人冒险搞什么洋务路线,前方只有一条路,那便是死路。

 

我一直觉得,让一名本土主帅出山也并非什么坏事。近邻韩国就是最好的例子,2002年世界杯,希丁克将他们带入四强,此后的韩国足协就一味相信荷兰主帅,先后邀请邦弗雷雷和维尔贝克挂帅,结果都不尽人意,兜了一个圈子,现在的国家队还是由自己人挂帅。

 

当然,有个理论也不可忽视,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主帅的水平自然也高不到哪去。其实这恰好符合中国足球选帅的逻辑,你的水平不高,硬着头皮要请高水平主帅,造成的后果就是,队员对教练讲的东西一知半解,踢起球来效果反而不会好。我印象最深的是申花曾请过巴西名帅拉扎罗尼,那个时候很多媒体都说巴西老头带队懒散,根本没有给球队灌输足球王国的精髓。但拉扎罗尼在离开中国时对记者讲了一句推心置腹的话:不是我不想讲,其实我要讲的都在训练前讲了,但队员听不明白,我有什么办法。

 

所以我一直怀疑一个观点,到底是杜伊毁了中国国奥,还是中国国奥毁了这名世界十佳主帅?中国球员领悟力不强,就需要循序渐进慢慢点化。中国教练因其特殊的身份,早已对中国球员禀性了如指掌,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相互了解,而且他们那套东西,队员在国内听惯了,估计摸索起来时间也快。

 

只是哪怕国内主帅执掌教鞭,同样不能忘了风格问题。这么些年来,中国足球的风格总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中。从霍顿的长传冲吊到米卢的防守反击,再到阿里·汉的全攻全守,几乎每一个外教都给中国足球确立了新的改革风向标。惟一的遗憾就在于,多面出击的中国足球最后却沦落为了“四不像”,踢啥不像啥,完全一副无头脑的样子。

 

国内主帅理论水平不高,但一定要抱定一点强化某种踢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已不是教练所能决定的战略高度,中国足协那帮人必须统一思想,确定一条长期发展的路线。不要循规蹈矩,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完成了这一步,中国足协才能确定具体的带队人选。

 

这个主帅,宁缺勿烂。心急绝对吃不了热豆腐,过去的教训历历在目,还记得中国足球是怎么找到杜伊的吗?是在错过无数推荐主帅后,然后奥运倒计时将近,临时抱佛脚,不得已为之才做此决定。

 

无人关心,中国足协更要慎之又慎,一旦决策失误,中国足球就会彻底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