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回顾【1】是不是有点怀念田亮?
(2008-08-25 02:31:42)
标签:
体育 |
分类: 缤纷体坛★杂谈 |
跳水
本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如果周吕鑫顺利拿到那枚金牌的话。这样一来,本被冠以“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就将实现奥运八金大满贯,成为继中国举重队和中国体操队后第三支“梦八联队”。
但一切都随着周吕鑫的最后一条化为乌有。一天前,16岁的陈若琳在女子十米跳台最后一条超水平发挥,拿到该场比赛惟一一个上百的高分,后来居上拿到这枚几近旁落的金牌。一天后,20岁的周吕鑫却在前五跳领先三十多分的情况下马失前蹄,最后一个动作意外失手,竟拿到半决赛到决赛以来的最低分,把几乎已经到手的金牌送给澳大利亚人马修。
这个马修在四年前就是中国男子跳台的主要对手,但因为胡佳、田亮等高手的存在,他始终和主流差了一步。后来他觉得跳水挑战性不高,于是半途而废,进入大学自我充电。再后来,就在奥运开始前,马修决定东山再起,就是这样一个身在异国他乡又三起三落的跳水运动员,却将我们梦想中的“八金伊甸园”划出了一道口子。
历史总是如此有趣,连周吕鑫替陈若琳还债的结局都充满了童话色彩,让人无言以对。
输给这样一个对手,是周吕鑫的不该,更是中国跳水队的不该。据说,周吕鑫性格沉稳,在平时训练中很少出现失误,心理素质过硬是他最大的特点,但为何到了最需要发挥的时候,他却哑然失色?其实就在跳台决赛前,有些细节就应该引起一些担忧:比如本来该项目的绝对主力林跃突然在奥运开始后“发育”,险些丢掉十米双人的金牌,然后在单人项目上他被火亮火线代替,可突然间成为主力的火亮也有点发懵,原本最喜欢在队内搞怪的他竟然在最近冷酷了许多,甚至连夺得双人金牌时都显得沉默寡语?这种前后像故事连线的动荡,是中国跳水队几年难遇的一个小意外。
显然,在应对变故的时候,这次中国跳水队没有做到最充分的准备。连续两天,在最后一跳拿金牌,或者在最后一跳丢金牌,都不应成为王牌项目留给观众的心里伏笔。
看看马修在拿到金牌时既不可思议又兴奋难耐的样子,说是中国跳水队送一份大礼给对手,其实一点不为过。北京奥组委特意将跳水比赛分散安排,周期达14天,就是为了给跳水队营造首次包揽奥运所有金牌的契机,可惜事与愿违,机会在最后时刻从手边溜走。
是不是突然间怀念起2000年的田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