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在就是精彩---评《投名状》和《集结号》

(2008-01-04 11:39:10)
标签:

娱乐

实在就是精彩---评《投名状》和《集结号》


今年年末两部大片,《投名状》和《集结号》,都好看。两部战争,一部古装、一部现代,都实实在在扎到银幕上。


电影达到扎实和好看,是很难得的水平。说起扎实的元素,并不在于诸如美术服装、音效、摄影之类的表面技术,这些技术的高妙,因为都用在一些大而无当的故事里面,已经让大片美轮美奂的外表沦为最精致的垃圾。起初的《英雄》,这些已经好看得不行。《无极》再糟也至少证明,不论怎么华丽到不堪的布景与服装,都可以铺张出锦绣繁华。音乐听谭盾都听烦了;摄影,杜可风、鲍德熹,皆是大手笔,赵小丁也获了奥斯卡提名,叶锦添更不用说,都已经锦上添了好多回花。这两年的电影,倒是让美术人、音乐人、武指人等等找到一块肥沃的试验田。电脑特技倒是一般,至今对《无极》里那块不小心掉进水里的馒头耿耿于怀,那馒头做的,像木头刷白漆。


今年的《投名状》和《集结号》终于让人恍然大悟,作为娱乐大片,应该把这些东西“隐”到电影内里,揉和成内力,成为支撑故事的面料而不是简单的故事表面,这样,华而不实才能变成春华秋实。被里子再奢华,翻出来当被面儿总不像样子。


这两部电影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都是男人戏,《集结号》是没打算给女人空间,《投名状》是根本没有演技的徐静蕾把给女人的空间彻底糟蹋干净,最后拽着床帘子故作惊慌的来一句“今年挂绿的,明年挂红的”,演得就像非科班毕业,矫情做作得要命。不硬塞爱情,电影看起来就会不显着难受。前面的几部古装大片,都硬塞成了消化不良,试图浓墨重彩出一幅“世界畸情大全”。


《集结号》和《投名状》都有不错的战争场面,至少电影院里的效果很震撼。演员的表演也像抹在他们脸上的土一样实在。李连杰不打了,但野心和狠心都能转移到脸上,刘德华很男人,这回没有像《墨攻》那样把古装片演成了时装片,金城武的单纯演得叫人动容。特别说下《集结号》里的张涵予,演得用心,而且出彩。


论故事情节,说得还好,至少像真事儿。不会让人看完后觉得编导最大的本事就是生编硬造。


没有以往那些除了花里胡哨只剩下不着边际的武打,没有放风筝放到天上追求极致情怀反被情怀误伤的幻想,没有睡觉蹬被子的故作威严。世界终于又是踏实的世界。今年两部片终于不再让电影院的观众发出剧情安排外充满戏谑的笑声,让关于电影的讨论也大致能回到电影本身,至少,馒头和乳房之类由电影而来与电影无关的东西,不会成为年度话题。


《投名状》和《集结号》的毛病也很类似。这两部片子都可以拍得更好,但也都被删成一幅残缺模样。陈可辛的删改不是电影创作团队的意思,是蛮横无厘头审查制度酿成的罪过。《投名状》里最MAN、最血性,也最能体现情绪的戏无影无踪,比如那“投名状”,预告片里看得分明,兄弟各杀一人,杀得狠毒,杀得血肉四溅,杀得算是对得起这“投名状“,结果没有了。“抢娘们儿”变成“抢地盘”,结果有人笑说,这是因为士兵们满脑子都装着房地产呢。


冯导的电影,大概是为了票房考虑,为了票房对得起投资人,缩短时间,删掉很多战争戏。这很无畏,那些战争戏很值钱,拍出来不放才是对不起投资人的钱,对不起观众需要的感官刺激,对不起“战争片”这三个字。因为这部战争戏场面拍得非常厚实,韩国人没有让制作水准降到《太极旗》之下。但被删后,结果让一部“战争片”居然不靠战争连贯全篇,仗前一个小时统统打完,后一个小时的上访故事拖沓煽情个没完。没有这样混账的剪辑法,好像弗兰肯斯坦,用两截血脉不连的肢体硬粘到一起。


《投名状》在战争场面上也这样,前面几十分钟,舒城一仗,不靠李连杰的武打,这回是场面调度的酣畅淋漓。但整部电影居然只有这一回战争。我以为后面打苏州会更精彩,结果“一年后”的字幕就带过一切,以为打南京总要再轰轰烈烈一次,结果京剧一唱,城门上放几个响炮就戛然而止,虽然这段配合京剧唱念的剪辑也还好看,不过和期待中的刺刀见红总有感官上的不默契。当然,这未必是陈可辛的问题,而是影迷的一厢情愿。

 

以往的烂大片,囤积起无数喜欢在贺岁档喷口水的人,这些人总是要把电影年关搞得灰头土脸方才罢休。比如今年两部电影都有具体历史背景,历史考证的事情我不懂,太平天国和解放战争是怎么回事,大概有个概念。而铺天盖地的评论,有在史实问题上龇牙咧嘴的,从电影本身来看,这其实没有问题,《投名状》压根没想要说清或者为了回避政策而有意模糊历史背景,知道是字幕里打出来的“清末”,故事理解就能畅通。《集结号》从几页纸的小说改过来,是故事,冯导没想拍纪录片。还有说《集结号》战争场面的,没有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有的是人高呼,如果能拍出《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战争场面该多好,真的朝这个方向努力了,开始血肉横飞,开始镜头剧烈晃动,开始子弹穿钢盔,开始模拟耳鸣……于是又高呼:我们为什么要模仿美国大片?


导演看来不好当。除了要学会拍电影,一定要学会接受程度不同级别的挨骂。

冯导在上映前说,肯定体现诚意。这一点上,作为导演,他和陈可辛都算是做到了。


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其实这些拍大片的导演,都像勤勤恳恳表演抛鸡蛋的杂耍演员,起初他们都只抛一个鸡蛋,比如张艺谋抛“故事”的蛋,冯小刚抛“耍贫嘴”的蛋,陈可辛抛“感情”这颗蛋,抛得很精彩,大家也看得潸然泪下或者乐不可支,一个蛋抛熟练了,他们开始试着抛两个蛋,结果动作有点不稳当,偶尔抛起三个蛋,就开始颤颤巍巍,蛋勉强不落地。张艺谋讲故事的同时开始搞武侠,骂声一片;冯小刚耍贫嘴的同时开始讲故事,叫好声变弱一半;陈凯歌在《无极》试图抛起武打、历史、故事、魔幻、戏剧、大场面、电脑特技等等好多个蛋,耍到后来,全部砸到自己脚上。

 

但话说回来。这是他们的拓展,他们需要新空间,观众也需要更复杂的节目。无论如何,他们在努力,大片年年拍,每年都坏菜,导演们自己大概也看不下去,品质总要追求境界的上升。今年大片,终于看到像模像样的进步。从这两部片的进步来看,往年那种比大片更哗众取宠到可怕的“中国大片穷途末路”论调,大可以自己找墙去撞了。

 

还有一个想法是,有人努力在新年热闹的时候给观众拍这些大片,总比某个主持人不务正业倒腾出来的叫人乐不起来的喜剧要好得多。

 

扯淡完毕,总结一下。贺岁档里,葛优大爷只演了四分之一部小片,没在大片里耍嘴皮子,甚为遗憾。尽管如此,今年大片,对得起电影票钱。我看有必要大伙都去“赶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