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CBA直击★NBA姚易 |
技术贴
阿联的极限在哪里
□ 谢淳恺
昨天的预感变成了现实:阿联终于打破了职业生涯的得分新高。
似乎这本就是一种宿命,再次验证了我之前的说法,只要阿联上满足够的时间,他总能在某个方面让人印象深刻。维拉纽瓦的受伤彻底给了阿联一个重新证明自我的契机,他上场42分钟,时间创赛季最高,然后,他就变成了火焰山下的一朵罂粟花,伉俪地绽放着五彩斑斓的色彩。
阿联的爆发其实只是时间问题。之前对森林狼和魔术的比赛,阿联其实都打得多不错,分别拿下22分和18分,若不是出手次数和个人发挥不成正比,阿联早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根据前方记者透露的消息,最近一段时间,阿联在训练中的表现越来越好,只要进行投篮练习,他必然就是球队命中率最高的球员,甚至超过了对内老大里德。博格特暗中发出惊叹:“我真要向他好好讨教投篮了。”
谁都知道,投篮是阿联立足于“基层”发展的基石,在缺乏足够力量冲击内线时,阿联必须靠这招看上去有点“单一”的本领收获自信。和山猫的比赛,阿联将自己的长项彻底发扬光大,11投连中,砍下本赛季最高的29分,这些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恰好折射了易建联宽阔无边的茫茫前程。
提到现实的可贵,用姚明做对比是最可靠的手段。
看看02年同时段的姚明在做什么?当然,他比阿联更快拿到了30分,那年的11月21日,对阵达拉斯,姚明砍瓜切菜擒获30分和16个篮板,让巴克利的嘴巴沦为类似乌鸦一般黑的模样。将那一个时刻往前推四天,就是那场记忆深刻的比赛,火箭对湖人,姚明9投9中,20分开创历史,巴克利已经将头埋在了被窝下。
姚明用22天的时间拿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30分,阿联则用54天的时间完成了29分的壮举。时间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那时的火箭也不是现在的雄鹿可以比较的对象。
从难易程度上推敲,阿联的这个29分显然要比姚明艰难得多。刚刚结束的一个讨论是:易建联与维拉纽瓦“兼容”够费劲,易建联与博格特“兼容”还要费劲,这是对阿联在雄鹿内线地位的缜密分析。数据为证,阿联和博格特共同出现在场上,“澳洲状元”的效率就会莫名往下走,阿联获得的协助也少得可怜。也就是说,阿联并没有能从内线搭档身上寻觅到足够的“活水”。
此路不通,另一条路呢?要想从“后场双枪”那里截取支援---别做白日梦了。毫不夸张地说一句,如果这场比赛的主队换成活塞或太阳,阿联火热的手感注定将创造更大的神奇。可惜,威廉姆斯和里德一到爽歪歪时刻,就变成了两根分不清南北的“愣头青”,只顾自己HIGH,全然不顾现场观众呐喊“易”的呼声。
这样的情况早已不是第一次,很多时候,阿联的状态不错,但除了自己努力争取机会,撞破铜墙外投内突,他从同伴那里得到的支援零零散散不成章程。这是和姚明菜鸟处境本质的区别---那时,只要姚明打顺了,弗老大和莫布里就会刻意地把球往姚的手上送,就想让“小巨人”迅速进入核心角色。相反,阿联即使已成为球队商业开发的轴心,但在队友看来,他的明星指数显然没有姚明高,要想出人头地,惟有自我奋斗。
阿联的极限在哪里?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用阿联自己的话来说:“我不是杜兰特。”如果他是杜兰特,他的未来一定很美。
别忘了,阿联同期的目标应该是加内特,加上这场比赛,阿联的场均得分应该已经比加内特第一个赛季要高出一点点了。
点击进入米高谢足球纯评论:还有谁能阻挡“内战王”国米
前一篇:还有谁能阻挡国米
后一篇:八一就像定时炸弹 希望北京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