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精彩球评 |
分类: CBA直击★NBA姚易 |
两战公牛
两次替补表现都不好
但不能说
阿联当主力就比当替补合适
无毛大侠的威胁
□ 谢淳恺
从公牛到公牛,从替补到替补,在连续四场作为先发出场后,阿联终于再次和板凳亲密接触。
旧人相见,分外眼红。第一场季前赛,阿联上场15分钟,3分0篮板6次犯规;第七场季前赛,阿联上场21分钟,7分3篮板3犯规。期间五场比赛相隔,牛刀小试,阿联的进步显而易见。
雄鹿PK公牛,总有人忍不住将诺阿和阿联相提并论,上次两名“乐透区”的未来之星角斗,诺阿数据不出彩,对抗却占了上风。赛后,他更是彰显谦谦风度,一点不觉得自己技高一筹,而是一个劲地声称他们还要学习更多。
菜鸟有这心态,天经地义。正如凯鲁亚克所言:他们都在路上。
诺阿要学很多,他已经不是斯凯尔斯内线的重点选择,49号新秀阿隆-格雷早在悄无声息中“篡位”成功。偏偏不幸的是,他又在这场比赛拉伤了韧带,不知后果如何,急功近利的焦躁已然抬头,传出不好的信号。
阿联要学更多,他虽然成为了小K教练战术轮盘中的重点栽培对象,但角色意识依然没有形成。我之前做个一个有趣的小结:阿联最喜欢威廉姆斯的传球。当威廉姆斯不在的时候,阿联略显迷茫。无论和贝尔,还是和伊维,相互渗透都有些格格不入。一人之力,未能一夫当关,阿联离“核心”的要求差得很远。
从某种角度说,阿联还在经受着主帅和球迷的考验。对于小K而言,在多场征战后,适时地雪藏里德、威廉姆斯和博格特,无疑是一种铁证如山的“身份验证”,意思是,有的人,无须多加证明,有的人,还需再接再厉,阿联当然属于后者。对于球迷而言,美国人对中国球员的认同是曲折而漫长的过程,阿联第四节投出三不沾,间或有刺耳的嘘声传出,想到此前美国某专栏作家罗列了新赛季十大关键词,阿联成为其中一大现象,现在看来,并非危言耸听,有的人,等着看好戏,有的人,等着看奇迹,美国人就属于前者。哈,我和所有中国人当然属于后者。
承认一个事实:阿联替补上场,表现确实没有前几场比赛惊艳。但不能就此得出结论:他出任主力就比搭档替补合适。一小撮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源于潜意识中的优越观念又在作祟,阿联慢慢融入球队,看到其首发登场便成了习惯。事实不是这样,“无毛大侠”还在做着最后的抗争,他已经连续两场拿到全队的最高分,他在内线变化多端的进攻方式正是阿联奇缺的武器,现在的雄鹿不需要遮遮掩掩躲着打,而需要大刀阔斧抗着打,所以,某种程度上,维纶纽瓦似乎比阿联更适合“肌肉森林”的生存法则。
阿联作为替补,和一些相对陌生的球员联合,没有过多的表现机会纯属必然。季前赛还剩一场,边缘球员正站在剃刀边缘,现实的状态就像“僧多粥少”的大杂烩。你有饭吃了,我还没有。因此我们看到很多次如出一辙的画面,可以给的球,就是不给,阿联难得要到身位,球却始终粘在别人手里。必须明白,阿联“抢先”站住的时间比姚明更短,错失一瞬,就错失了一次外传内的战术可能。
主力不上,阿联的上场意义也仅存在于:如何体现出自己全面的适应性,可惜成效甚微。公牛是来真格的,强力组合戈登和邓首次在季前赛联手,本来促成一次很好验证其身的测试,阿联没有一跃成才,他依旧在襁褓中过度。
复仇之说,在季前赛的舞台,本身就是一种苍白的说辞。因为阿联身边物是人非,这种颜色就变得更加稀释了。
阿联明天生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