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帝也疯狂

(2007-10-09 23:34:02)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随笔心情★随意
推荐电影2《上帝也疯狂》
上帝也疯狂
     土著人奇哥的两个孩子不小心上错车,开始了他们为期不常的奇妙旅行。一路上他们和一堆象牙作伴,摘食树上的果实,也不小心掉入水箱,见到了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见到的水。发觉两个孩子丢失了,土著人奇哥又一次踏上了征途。
 

     他上一次的旅途,是为了丢掉给家族带来无尽麻烦的可乐瓶子,而这一次,是为了寻回亲人。
  
  植物学家和女博士驾驶着飞机不幸误入沙漠,于是也开始了他们艰险也尴尬的冒险。来自于大城市的女博士,一旦遇到危险就形如超人狡捷过猴猿;临危不惧的植物学家也开始了与蜜獾和蝎子的死磕……
  
  同样还有永远会出现的坏人——免费带两个孩子观光旅游的偷猎者先生,带着满车的象牙,去与传说中的老大接头;此外,在片中客串的,还有两个水火不容的军人,一路上忙忙碌碌追追赶赶打打杀杀……
  
  于是,这来自于不同地方的三类人偶然碰头,寻亲的终于一家团圆,逃难的总算性命无忧,作恶的不免作茧自缚,让我们难忘的是其中令人开怀的故事、简单的讽刺、可爱的非洲小动物,还有两个孩子重逢的拥抱……



文明与自然
           

      来自于非洲博茨瓦纳的电影《上帝也疯狂》,讲述文明与自然之间的故事。这部片子的第一部诞生于1980年,二十七年前的片子,现在看来还是一样精彩。
           

      两部《上帝也疯狂》,都有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纯朴善良的非洲好居民奇哥及其一家老小,一条是误打误撞闯入非洲的所谓文明人,包括好人与坏人。
           

      前者因为外界“文明”的到来,而感到新奇、疑惑而质朴可爱,还有点小滑稽。就像是第一部电影里,奇哥跋涉千里,就是为了丢掉带给他们家族无尽麻烦的小小可乐瓶子。
           

      后者则因为突然闯入了陌生的“自然”,而显得惊慌、尴尬,乃至手足无措。就像是第二部的植物学家,遇见了那只死缠烂打英勇无畏咬定鞋子不放嘴的蜜獾……
           

      当前者与后者相遇,两者尴尬相视,尴尬一笑,仿佛上帝善意的一个玩笑,但反衬出的是自然的“单纯”与文明的“莽撞”。第一部里,奇哥所在的家族因为一个象征文明的可乐瓶子而被打乱了原本稳定的平等秩序,而到了第二部,来自于文明世界的偷猎车更直接带走了满车的象牙,以及奇哥的两个儿子。在这两部片子里,文明与自然是相对的,文明闯入了自然,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于是文明被嘲弄,自然被扰乱。
           

      而处于文明与自然中的人类,也同样尴尬。奇哥所代表的自然人,植物学家所代表的文明人,偷猎者所代表的野蛮人,这是电影里两条主线中出现的三类人。导演不仅展示这三类人各自的命运与旅途,更是设置了一个焦点,让这三类人在此相遇,展示了自然人的纯朴,文明人的慌乱与野蛮人的粗暴。
           

      最后总算结局完美,自然人复归自然,文明人保得平安,野蛮人自受恶果,但从中还是能读懂导演的隐隐担忧与一声轻叹。文明与自然,纷扰不断。这片广袤而沉静得让人心醉的土地,终不能永葆沉静。
   


幽默与生活
           

      不同于《血钻》直接的暴露与控诉,亦不同于《美丽人生》的笑中带泪,《上帝也疯狂》的整体基调还是亮色的。即使有讽刺,即使有控诉,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导演并没有将其说破。
           

      就像是给孩子讲的一部童话,结局终是美好,过程也是轻松的。这导致了这部电影并非太深,你甚至可以抱着爆米花看完,但也没有流俗,在会心一笑之余,你能读懂其中的人性之光与微微讽刺。
           

      导演更关注的,显然是非洲大地上原始居民的单纯、友爱与互助,是对于人性深处善良的相信与希望。看这样的片子,就应该笑,一脸灿烂。
           

      联想起自杀兔在法国与中国的不同版本,不禁让人思索中外对于中外对待幽默的不同见解。在原产地法国,自杀兔的死因还比较单纯,但是流传到了中国,中国版的自杀兔就开始与城管纠结,变成了黑色幽默版本。
           

      我们这片土地上,不乏赵本山似的泥土幽默,不乏姜文似的黑色幽默,但是缺少了一种单纯的白色的幽默,说透而不说破的,无关乎时局而关乎生命的,开朗的而非沉郁的。让人看了,继续怀着善意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我的影评
后一篇:NBA八俊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