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根]民风民俗——云龙山庙会

(2006-07-20 15:42:36)
标签:

雨苗

云龙山庙会

观音会

民风民俗

观音菩萨

徐州

寻根

分类: 游山玩水

 

雨苗生在徐州,长在徐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徐州人。

 

徐州城南云龙山,是游览胜地,古迹栉比,风光宜人

 

山西坡大士岩,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值观音菩萨诞辰之日逢会。大士岩的观音会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徐州知州姜焯派人凿刻了观音像,信佛教者多来拜祭,久而久之形成观音会,民间称为云龙山会。

 

十九日这一天,进供者、烧香者、乞子者、还愿者以及凑热闹赶会者、放风筝者潮涌而来,山路为塞,路外人满。

 

   大士岩院内外,男女云集,观音像前善男信女烧香膜拜者,一排动辄十数人,此未起而彼已伏。大士岩后的放鹤亭及山东兴化寺亦告人满。延至二十二、三日,仍有稀疏的香客和售物的小贩盘桓。

 

近几年的庙会更富文化气息和娱乐色彩,歌舞表演、风味小吃,传统手工艺品异彩纷呈,热闹非凡。

 

 

还记得90年代初,雨苗和同学相约去逛庙会,竟然忘记了时间,误了上学,虽进了校门,可同去的男生却被关在了校外。

 

时至今日,已多年没有赶会,一来:每年二月十九这一天,不是刮风就是下雨;(老人云:观音菩萨来了)二来:没有同行之人(同行的男生早已不知去向,嘿嘿。);三来,没有情趣。(具体说来,没有摄影念头)。

 

昨日,虽已是二月二十,但赶会之心早在半月之前就已凝聚,好在天公作美,一早,雨苗就拿着DC,终于多年以后又赶了一趟云龙山庙会。

 

今日的庙会有些改了颜色,土的掉渣的东西少之甚少,孩提时代的木制小车、土泥喇叭、溜溜嘣蹦、土枪木枪已尽绝迹,记得小时候最喜欢捏面人的小摊,小朋友都能把摊子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最最喜欢孙悟空,因为知道金箍棒威力无比;对于姜太公釣鱼,却只能可望不可及,太公那两片毛毛的蓑衣,要价老贵,只能看看了的。寻遍了山上山下,难寻昨日感觉。取而代之的遍是漫山机械的叫卖声——“衬衣衬裤,鞋子袜子……”听说这小喇叭的叫声,头晕晕的,心烦烦的。还是赶快下山吧。

 

老话说的好,“既来之,则安之”,可雨苗最终还是逃也似的出了庙会,心里还老在嘀咕:“快快快,拍几张吧,不然回家你又会后悔”。呵呵~~~

 

下面就是雨苗DC下的一组镜头,不满意,确实不满意。

如果时光倒流数年,如果雨苗早早拥有DC,也许今日雨苗会笑着对大家说,我拍了一组好PP。:)

 

                                                                雨苗。

看看现在的庙会样

 

[寻根]民风民俗——云龙山庙会

 

想了想,最终还是买了这位老先生的手工“PI ,包饺子的时候可以用得上。老爷子也怪辛苦的,看他想到了我的爷爷,一大清早老爷子骑着三轮从乡下赶来。买一。:)

[寻根]民风民俗——云龙山庙会

  

 

    可别小瞧这老鼠偷油,这可是地道的手工绝活,全凭老人的口吹和手捏。

 

 

[寻根]民风民俗——云龙山庙会

 

小朋友的最爱,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来了捏面人的,总会围许多的小孩,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了,每一次都能让爸爸给我买一个。

[寻根]民风民俗——云龙山庙会

 

还有这些可爱的小鸡小鸭,孩子们会总缠着大人捎上两只回家。

[寻根]民风民俗——云龙山庙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