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
“推理惊悚片”在国外已经司空见惯,但在中国,却很难寻其踪影。日前,由苏有朋主演的《密室之不可告人》上映3天全国票房已近千万,受到影迷热烈追捧。这部被誉为“中国首部原创密室推理”的电影,终于弥补了“推理惊悚片”少这一缺陷。片中略带恐怖的基调,配以时令的阴森气氛,完全满足了观众寻找刺激的心理,感受到挑战智商的乐趣。作为转型比较成功的歌手之一,苏有朋在不断挑战角色中颠覆了自我,其精湛演技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
《密室》上映前,报道说苏有朋要大力转型,没想到他这次型转真的太彻底了,令人有点始料未及。与女主角狂飙演技,暗战心理,苏有朋完全展示了一个新的角色形象。从拍摄影视剧至今,苏有朋出演的角色打多是以主流、大众化、正常的人物为主。但随着阅历、能力的增长和想法的改变,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最终苏有朋选择了大家眼中的“边缘人”那种不是泛泛的角色。去年在电影《风声》中的成功演出,使得苏有朋痴迷于推理电影,在拍摄电影《密室》时,他多次向导演建言关于电影推理环节的设置,并获采纳。

《密室》剧本创意灵光,独辟蹊径,其成功模式,给予国产新类型片的诞生直观有效的帮助,这也是海报广告语“中国首部原创密室推理”的额外寓意。观众对苏有朋饰演的“白小年”记忆犹新,这一次他继续把悬疑氛围带进《密室》。更有影评人直言,苏有朋片中的文艺气质堪比日本金牌侦探金田一,成熟、稳重、睿智,最大力度地诠释了东方式恐怖的迷茫意境。苏有朋也曾提醒观众,希望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因为其实有很多细节都会在叙事的阶段有所交代。“这是一部挑战影迷大脑思维的电影,不希望大家只是在最后揭秘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苏有朋改变之大,进步之快,完全在于敢于自我“动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演艺劳模”苏有朋拍戏态度认真、苛求完美,有时候甚至对自己“下狠手”。《风声》上映之后,不少喜剧的剧本找上门来,一开始苏有朋以为会有类似《梅兰芳》的剧本或者同性恋题材的来找他,没想到有好多的喜剧,他认为看来以后转型戏路要更广。近几年,苏有朋已经很少演美少年、大英雄的角色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颠覆性的角色,显然他是有意而为之的。因为,苏有朋不想被定位成“娘娘腔专业户”,正巧他在《密室之不可告人》中出演了胡子拉碴、性格古怪的推理小说家,可以展示一下自己多面派的演技。对于自己的转型前景,苏有朋说他一点都不急,“我觉得一个演员形象一直在变,完全不用担心。”

20年前,苏有朋执著于歌坛发展,如今,音乐却从他的事业中慢慢淡去,原因是:“偶像歌手的保质期是有限的,而一个演员的生命力可以更长久。”改变可以改变的,是积极而主动的人生态度;接受不能改变的,更是一种豁达与坦然。唱而优则演,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但是,比演技突破更重要的是定位突破。从《风声》到《密室之不可告人》,这两部密室片则是苏有朋转型的新起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