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陶瓷器物美学的探索者朱占坡

(2016-08-15 00:39:27)
标签:

收藏

文化

艺术

陶瓷

朱占坡

分类: 陶瓷

   http://s13/mw690/001kE7g1zy743nNhYsY5c&690

http://s8/mw690/001kE7g1zy743lWfaVV77&690

朱占坡作品。

 

 作者:冯善书(艺术品投资专栏作家)

 

        在钧瓷界,朱占坡作品具有明显的探索性。
        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无需空间搭配,即可通过器物的造型和色彩得到独立体现:沉稳内敛,宁静高古,从容质朴。这种内在的气质格调,像石隙里潺潺流出的清泉,在我们的眼前静静倘佯,尤似经历万古修行,在阳光雨露中笑而不语。

http://s15/mw690/001kE7g1zy743lYCUl8ae&690

http://s16/mw690/001kE7g1zy743m0SZRB3f&690

朱占坡作品。


        在器物的造型、釉色及其它外在装饰方面,朱占坡的艺术语言对传统工艺法则和审美观念发出了温和的挑战。作为一名从中国钧瓷之乡走出来的陶艺家,他的求索精神和艺术造诣受到中原沃土的长期滋养和反复历炼,他的拉坯手法、配釉方法和烧制工艺,可以看出钧窑瓷器特有的文化基因,只不过,在研习前人的理论和实验个人的创作思路过程中,杨国辛、米尔科·塔尔希等外来艺术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成长轨迹,强化了他从传统文化继续吸取养分的能力,也大大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

http://s2/mw690/001kE7g1zy743mjRwyZ81&690

 

http://s12/mw690/001kE7g1zy743mE38Qb2b&690

朱占坡作品。


        中国陶瓷文化谱系包罗万象。把台湾、日本这些优秀的继承者也纳入监测,或许会发现,朱占坡的陶瓷艺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样本。这些地区和国家也经历过“中等收入陷阱”,经历过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焦躁和功利,这造成一大批社会个体在追求器物的美学样式时,偏好那些色彩繁复、造型怪异的东西。因而,我们在今天的台湾和日本瓷器中,能够看到一些国内瓷器所没有的人文关怀。
         这一点,朱占坡作为一个陶艺家,表现得份外清醒。虽然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他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当代性,但是在内在气质上,似乎更切合宋人的美学观点,那是一种文人士大夫式的清高和稳重。没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引领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但是,通过一些有感染力的作品,朱占坡也具有了与陶瓷发烧友坦诚对话的条件。毕竟,一件好的作品,是可以给大家带来精神快乐的。

http://s9/mw690/001kE7g1zy743m6a6iAa8&690

http://s15/mw690/001kE7g1zy743m1VF4W1e&690


 朱占坡简介


http://s7/mw690/001kE7g1zy743nI6pv056&690

    朱占坡,男,1969年生于河南省郏县,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生活在钧瓷之都神垕镇,受钧瓷文化熏陶,曾先后随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辛国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和孔相卿系统学习陶瓷制作技术,与陶瓷学者文国政大师学习陶瓷理论,并师从艺术家杨国辛教授研习现代美学理论。曾在金堂钧窑和大宋官窑担任要职。2003年创建逸品窑至今。其作品古朴内敛、沉稳大气,深得国内知识圈和日韩陶瓷玩家的喜爱,与米尔科·塔尔希等国内外艺术家有合作。

      http://s16/mw690/001kE7g1zy743nM2bDN9f&690

 

——————————————————————————————————————————

——————————————————————————————————————————

       本文作者简介

 

        冯善书,艺术品市场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法律硕士。2006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高级研修班学员,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游学美国。现为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法学会会员。现有专栏:南方日报“善言斋”,《收藏/拍卖》格物善藏”。《艺术品鉴证》、《茶行天下》等杂志特约评论员,在每日头条、新浪博客、360图书馆等平台均设有自媒体平台。每年撰写数十万字文章,视野开阔,观点尖锐,致力于在艺术品投资领域阐发有创见和有建设性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