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湖蟹

标签:
管理杂谈 |
分类: 管理财经 |
有个酒店需要招聘一位厨师长。这个酒店里的湖蟹很有名,每天都能卖许多湖蟹,湖蟹在进蒸笼之前需要用塑料绳捆绑起来,这是个很繁琐的工序,而且稍微一不小心还会让湖蟹夹住手。几乎所有的厨房员工都不喜欢这个工序。所以,每次绑湖蟹都是由厨师长亲自带头绑,这样其他的员工才会陆续加入进来。
有两位厨师同时来应聘。第一位试工的厨师很勤快也很有管理头脑,他除了自己带头外,还经常要与其他厨师来一场“绑湖蟹比赛”,比赛的时候,大家都尽量加快手脚,但是,无论其他厨师如何加快手脚也不比他来得快,包括酒店老板在内的所有人都为他娴熟的手脚所折服——他五分钟绑20只湖蟹,其他厨师最多绑12只。让老板更加满意的是,他懂得用比赛来提高大家的做事效率。之前他们五分钟最多只能绑10只。
接下来是另一位应聘者。同样的,他也是一位非常有管理经验的厨师,每天一开始绑湖蟹他就号召大家来比赛,但几乎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厨师的手脚并不快,虽然他的喊声最大,但是每次一开赛,别的厨师一认真起来就很容易地超过了他,于是,这几乎成为了大家的笑料。
很快到了决定聘用谁的时候,第一位厨师认为老板聘用的一定是他,酒店其他员工也都认为。但是当老板作出决定的时候,让所有人都怀疑是听错了——他录用了第二位厨师。作为一名厨师长,干活的效率竟然比手下的员工还慢,那怎么服众啊?
酒店老板说出了其中的奥秘:第一位应聘厨师虽然手脚很快,也很有发动精神,但是正因为他的手脚没有人可以超过,所以尽管开展了比赛,但由于他总是赢而让大家缺乏了自信和动力,也就是说,虽然大家都响应了比赛,但是实际上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不可能赢的比赛,反正都是输,还能拿出真正的动力和积极性来吗?而第二位厨师的做事手脚虽然慢,但他的“步步紧追”逼迫着大家既兴奋又紧张地拼命加快速度,不让他追上,就在这追与逃之间,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劳动效率。接着老板让所有员工再绑一次湖蟹做试验,这次几乎让所有员工都意外——他们竟然每分钟可以绑18只湖蟹了。
员工们没有想到的是,刚才在老板办公室里,第二位厨师已经当着老板的面绑过一次湖蟹,他的效率是每五分钟可以绑25只湖蟹。“我是故意让别人赢的!只有赢才会给人自信和动力!”他说,“我一个人少绑10只湖蟹,但是其余10个人由此得到了积极性,每个人多绑了6只,也就是说,我一个人少了10只,其余的人却由此而增加了60只。60减去10只,那么总效率就相当于每分钟提高了50只!”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他的价值不在于个人创造的效益如何,而是他所管理出来的整体效益如何!输给下属,这是一个管理者的智慧和胸襟。这不仅在当下激励了整个团队,从长远来看,下属总会发现你的能力,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当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发现你的良苦用心时,那感激与敬佩之情当如滔滔江水。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个人技能,这是人的一种炫耀本能,可以简单直接的获取他人仰视的目光。不过,这样同时也就失去了激励团队进步的机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当然,管理不是绝对的。在一些的的确确只服技能的人面前,那就用技能来折服。被激励而进步的人和被折服而进步的人,其最终所能到达的境界也不一样。前者动力源于自身,后者源于外界的目标,一旦达到或超越外界目标,他的动力也就消失了。这类人的表现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洞悉当前的情势,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果说高超的技能代表着智慧,那么智慧加上宽广的胸襟就可称之为睿智了。睿智人生,可以更加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