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见闻(6)
(2010-04-16 22:33:33)
标签:
tps精益看板杂谈 |
分类: 管理财经 |
这次来日本,真正的任务是接受丰田式生产方式的训练,由丰田的下属机构MIC(Management Innovation Center)负责,这家机构已经接待了2万多名学员,绝大部分来自韩国。这一次我们也遇到了一个韩国团、一个台湾团和另一个大陆团。近两年,国内已经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TPS的重要性,并且在培训预算上做出明智的决定。
我在六年以前第一次接触了为期三天的精益生产培训,没有太大的感触,只在成本控制方面小有心得;紧接着是持续一年多的六西格玛绿带及黑带训练,说是在的,我愧对那张证书。去年我们请了一家专业精益培训机构来公司进行内训,真正从概念上对精益有所了解,并且将一部分工具在公司内部使用起来。这一次来MIC培训,时间更为充足,关键的是,每天都有工厂的实地参观,还安排自己动手进行看板生产实践和改善实践,感触颇深。这一次明白了一个道理,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时期,理解的深度会有多大的差别!
尽管白天培训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早上六点半就得起床,我们一行五位仍然每天晚上聚在一起讨论,讨论一天的心得体会,讨论下一步在公司的行动点子。累,却很值得。
首先来看5S,这是精益的基础,在国内已经有大部分的企业祭出5S的大旗,甚至是6S、7S,其实大部分都停留在非常肤浅的表面上,把5S当作了行政事务。其实,“整理”是为了分离不必要的东西,不制造不必要的东西,企业做到了吗?“整顿”是要实现可视化管理,让问题一目了然,看了丰田及其关联企业以后,才知道我们一点也没做到;“整洁”是创造安全与健康的环境,可能做了一些,但远远不够;“清扫”是职场的美化,但看完日本工厂,可能会把我们最自豪的某一点信心都打消掉;“素养”是指素养达成的手段:标准化与训练,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所做的一切距标准化有多远,我们的训练,可能连概念都弄错了。
看看精益的两大支柱之一:看板。很多企业都宣称有看板,一看,是的,客人参观看的板,真正的看板,一张也没有。有取代生产计划的生产看板吗?有取代库存管理的信号看板吗?有取代生产管理的实物看板吗?有取代采购订单的订货看板吗?很多公司是经不起质问的,因为他们可能连看板的概念都弄错了。丰田用大半个世纪的业绩证明了其管理方式的有效性,近期的刹车门不会对其产生长期影响。那么我们就需要认认真真地了解丰田的生产方式,向它学习。
再看另一支柱:自働化。这几天的参观,每家工厂全员改善的结果让我们每个人大开眼见,每个改善都非常有效,却又非常简单,无须花费或花费很少。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家企业生产香皂,希望能够自动检测空盒子并取走。一群专家为此设计了一套复杂的自动检测与机械手取盒系统,还不能100%可靠。一个老工人却用一个电扇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太聪明,但聪明得不是地方,或者不是真正的聪明。
看看日本的人工。日本工人的薪酬,一个月最少也在RMB15000元以上,高吗?不过看了日本工厂以后,忽然有一种感叹,和中国工人相比,他们太便宜了!TPS的工厂,工人的每一秒钟都是被计算过的,并且是双手同时动作,连转身、走半步都仔细进行了研究,效率是中国工人的不知多少倍。更可贵的是,他们每个月都有改善提案,多的达到450件/年,每件都是可贵的财富。以绩效来看,中国工人员不能和日本工人比较,当然,这并非是中国工人的错,中国管理层的弱能是根本的症结。
西方式管理和日本式管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风格。前者讲求形而上,讲求系统及理论的华丽,讲求阳春白雪;日本式管理不然,讲求的是实效、实效和实效,一切为了消除浪费!一切为了消除不合格品!所以至今,丰田式管理模式一直没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只能是TPS,其所谓的理论其实都只是一些使用工具和方法的集合,每一项都非常简单,但可以通过做到极致来显现其不同寻常的威力。
中国企业当然需要寻找自己的管理工具与管理风格,不可盲目引用西式或者日本式的管理工具,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管理止于至善的精神。我们需要对各种管理理论和工具进行其本质的研究,弄清楚其前提条件和使用范围,然后在中国当下的环境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工具,那时候就是CPS、OPS、SPS了。
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希望有一天全球各国的管理精英前来中国取经,那时候我们也开办一所MIC,用智慧换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