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希望

标签:
编制效率杂谈 |
分类: 杂货铺 |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公务人员编制和政府效率,如果你没有超强的镇定能力,一定会当场吐血。政府无处不在,为了避免失血过多,我们只好当作那是另外一个世界,权当泡泡剧吧。
没有做过认真的统计,就当前的政府编制来说,我想,将公务员数量削减三分之二是没有问题的。留下一些精英——有抱负有能力之士,并将他们的薪水翻一倍上去。如果政府能真正向核心职能靠拢,不越俎代庖,不坐地生事,那么工作量又可以减掉三分之二。这意味着,最终只需要目前九分之一的公务员,即便把他们的薪酬翻两番,对于财政负担来说,还是节省了一大半。而四倍于目前的薪酬,应该是可以留下一些精英了。
企业家喜欢这样分析问题,很简单,在企业里也能很快推行。不过,行政体制改革似乎非常艰难,难于上青天。几十年来,一次一次的部委精简,最终结果却是行政人员急剧膨胀,行政成本成为中国财政的巨大包袱。
如果这批被低效率所浪费的财富能够用在社会保障体系上,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将会上升多少?如果这批财富用在全民教育上,对于中国的未来将有何等的影响?
我们每天看着国家财富的流失,却麻木到没有一点心疼的感觉。中国在崛起,中国在成长,但是,这样的成长却是我们用了数倍的血汗与泪水换来的。在世界强国的竞争游戏中,我们似乎天生就比较弱智,被那些长毛高个的玩家们悠闲地踩在脚底下。
政府副职的讨论在网络上延续很久了,我一直回避提这样的话题,因为一想到这样的低效,我就一口气堵得慌。这两天,终于看到了缩减副职的新闻(虽然削减6名后还有10名),终于看到了中组部要求不配助理的声音,一线希望出现在前方。
老外看到这样的新闻,估计大牙早就笑得掉光了!的确,这是家丑。囧就囧了,以前的丑不管,只希望各地尽快行动,将一大坨衍生岗位及早割除,向全国人民传递一个信号:我四肢还在,大脑还在,占了这个位置,也是可以工作的。
网络的力量催生了一线希望,这一线希望现在还非常脆弱,需要不断呵护。希望有一天,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能够在笑话集里看到当前的政府编制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