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族(1)- 阿夏

(2008-11-24 19:05:55)
标签:

望族

翻译

小说

文化

分类: 虚构天地

朋友阿夏正在翻译一本小说《Noble House》,我也没看过这本书,这样的好东西应该尽可能放大它的价值,所以征得译者的同意我就把它贴到这里来了。下面是译者的话,算作前言吧。

 

第一次看"中国通"詹姆斯.克拉威尔(英国人)的"亚洲传奇"系列小说中的《幕府将军》是三四年前了,1975年于纽约出版,英文,一千零两百一十页,没有中文译本。书页发黄,厚度有利于旅行时作靠枕,或者路遇歹徒时砸将过去救急。整整看了三个月,穿越17世纪初英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见证的日本幕府时代,战争风云,翻至最后一页,才欲罢不能地合上书。从此,成为詹姆斯.克拉威尔的忠实书迷。

 

第二本书Noble House,中文名译为《望族》,1984年出版,英文,一千零两百八十四页,“亚洲传奇”系列的第四本,有关60年代的香港篇。后来才知道1988年翻拍成电影在美国上映,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男主人公邓罗斯.斯特鲁安。虽然有了电影版和中文字幕,但是也从来没有正式的中文译本出来。看这本我只用了2个月不到的时间,因为不像《幕府将军》里面有拉丁语,葡萄牙人名,日本的古体诗等那么复杂。60年代的大陆还很落后闭塞,香港却蓬勃发展,詹姆斯这老兄把香港弹丸之地的社会人生百态和殖民历史写的入木三分哪。

 

要不,一起来看个小小序曲吧。 

1960年6月8日

晚上11点45分:伊安.邓罗斯在滂沱大雨中小心开着一辆老式名爵跑车,从街角拐入码头前环绕斯特鲁安大厦的德克街。夜漆黑而肮脏。整个租界,从这里的香港岛至九龙港,再到毗邻大陆管辖的新界,所有的街道空无一人,迎接台风“玛丽”的到来。今天傍晚时就已经挂起9级台风风球警告,狂风以80-100海里的速度挟带暴雨袭卷了房顶,山坡和成千上万毫无抵御能力的棚户区。

 

邓罗斯慢下来,几乎看不见前方,雨刷已经不起作用,帆布顶蓬听任风的撕扯。德克街的尽头是干诺道和海旁(早期港岛北面海边的街道,葡萄牙语),然后是海堤和金色渡轮码头。港湾里面泊着大小几百艘船,早早抛下锚,好好躲藏起来。

 

在海旁前方,他望见一个废弃的货摊被连根拔起,卷到空中,砸在一辆汽车上,然后一起在狂风中消失了。他的手腕非常有力,牢牢把住方向盘,对抗让车身颤抖不已的气漩。跑车虽然上了岁数,保养得不错,大马力发动机和刹车都是一流的。他停下来,欣赏着这场暴雨,感觉自己的心跳丝毫不乱,然后驶上人行道,在大厦旁边停车,走出去。

 

他金发碧眼,40岁刚出头,着装整洁,身披一件旧雨衣。他迅速跑向那幢22层的大厦,瞬间就淋得透湿。在巨大的入门处,是斯特鲁安家族的徽章,苏格兰红狮缠绕着中国的绿狮。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然后迈步走进大厦。

 

“晚上好,邓罗斯先生,”一个中国侍者问候道。

 

“大班要见我。”

 

“是的先生。” 侍者马上揿住电梯按钮。

 

电梯停下来,邓罗斯穿过一个小厅,敲门,进入阁楼的起居室。“晚上好,大班,”他礼节性冷漠地问候。

 

阿拉斯代尔.斯特鲁安靠在壁炉旁边。他是个苏格兰大个子,脸色红润,微微发福,白发,60多岁,统治斯特鲁安家族达十一年了。“来点儿?”他对着银色桶里的裴利农香槟挥挥手。

 

“谢谢。”邓罗斯以前从未到过大班的私人套房。房间相当宽敞,布置豪华,用的是中国漆艺和上好的地毯,墙上挂着老式帆船和蒸汽机的油画。平日可以俯瞰整个香港,港口和九龙的巨大的落地窗,现在也布满了雨水,一片漆黑。

 

他给自己满上一杯,“为了健康,”一本正经地说道。

 

阿拉斯代尔点点头,同样冷冷地回敬。“你来早了。”

 

“提前5分钟是准时,大班。难道这不是父亲向我灌输的观点?难道我们午夜的约会不重要么?”

 

“是的,那是我们的传统的一部分。德克的传统。”

 

邓罗斯啜了一口酒,沉默地等候。船式古董钟滴答作响。他内心愈感兴奋,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壁炉上方是一位年轻姑娘的结婚肖像。她叫苔丝.斯特鲁安,当时只有16岁,嫁给了库尔曼,第二任大班,也是家族创始人德克.斯特鲁安的儿子。

 

他端详着这幅画。窗外卷过一阵大风。“该死的夜晚。”他抱怨着。

 

旁边的老头盯着他,憎恨他。沉默继续积聚。然后,古董钟敲了八下,午夜时分到。

 

敲门声响起。

 

“请进,”阿拉斯代尔松了口气说,庆幸总算可以开始了。

 

大班的贴身佣人林柱开了门,让斯特鲁安家族的买办菲利普.陈进来,然后把门掩上。

 

“哦,菲利普,你总是那么掐得准时间,” 阿拉斯代尔迎上去,试图打打趣。“来点儿香槟?”

 

“谢谢您,大班。是的,给我来一杯。晚上好,伊安. 斯特鲁安.邓罗斯先生。” 菲利普.陈对这位年轻人不同寻常地正式问候道,他的英文带着英国上流社会纯正的口音。他是欧亚混血儿但更像中国人,年近七十,高而瘦,灰色的头发和高颧骨,皮肤白皙,一双中国人的纯黑色的眼睛,非常英俊。“难捱的夜晚,不是吗?”

 

“的确是的,陈伯,”邓罗斯应道,用中国式的礼貌称呼他,对他充满欣赏和尊敬,比对堂兄阿拉斯代尔的讨厌程度不相上下。

 

“他们说这次的台风可是像杂种一样肆无忌惮啊。” 阿拉斯代尔.斯特鲁安朝玻璃杯里倒着香槟,递给菲利普.陈一杯,然后给邓罗斯一杯。“为健康干杯!”

 

大家一饮而尽。暴雨击打着窗户。“真庆幸我今晚不在海上,” 阿拉斯代尔.斯特鲁安若有所思地说。“菲利普,再来一杯。”

 

“好的,大班先生,我很荣幸,非常荣幸。”他嗅出了这两个男人之间的剑拔弩张,但置之不理。他想,紧张是一种方式,尤其当家族的大班交接权利之际。

 

阿拉斯代尔.斯特鲁安又饮了一口,良久说道,“伊安,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两任大班交接的时候必须有见证人。而通常,唯一的见证人来自我们的买办。菲利普,你做过几次了?”

 

“我做过四次见证人了,大班先生。”

 

“菲利普几乎了解我们所有人,包括太多的秘密。是吧,老伙计?”菲利普笑而不言。“伊安,你要信任他。他的意见总是有道理的,你可以信任他。”

 

是啊,作为大班可以信任的为数不多的人,邓罗斯苦涩地想。“是的,先生。”

 

阿拉斯代尔.斯特鲁安放下酒杯:“首先,伊安.斯特鲁安.邓罗斯,我郑重问你,你愿意成为斯特鲁安家族的大班吗?”

 

“是的,先生。”

 

“你以上帝的名义起誓,你会保守所有的秘密,不告诉任何其他人,除非是你的继任吗?”

 

“是的,先生。”

 

“拿去,”大班交给他一张黄色的陈旧的羊皮纸,“大声念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