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音心经

(2006-09-22 22:24:53)
分类: 杂货铺

几年前,前往泰国关系企业交流学习BSC,与之交流的原是安达信咨询顾问,交流之余,不免闲谈山海经,对其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佛经的专研,甚至为此研习梵文达一年之久。

 

我一直把佛教当作一门哲学看待,对于佛经也是选择性地看一些论及宇宙观、人生观的经典。心经看得最多,可能是因为短小的缘故吧,但的确为心经精妙的内涵所吸引。

 

心经有很多译本,比较流行的是玄奘法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今天忽然想听听心经最原始的梵音,于是在网上找了一大堆的资料。才知道我平时念心经时,有不少发音都不对。古时翻译佛典,有五种情况不翻而保持原来的发音。一、名多含不翻,如婆伽梵含六义;二、秘密不翻,如神咒;三、尊重不翻,如般若。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五、此方所无不翻,如阎浮提。

 

对于这些没有翻译的词语,玄奘法师按当时唐代的官话发音用汉字记下来,如果我们再用现代的读音去读,难免相去十万八千里。所以,我觉得这些词应该发梵语的读音。

 

一是“般若”,梵语Prajna,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与凡夫的“智慧”完全不同。“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

 

一是“波罗蜜多”, 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

 

一是“菩提萨埵”,梵文为bodhisattva。现在说得简单了,就是菩萨二字。

 

一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 sam-ya sam-bodhi。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

 

一是咒语。咒是真言、总持,是一部经的精华,念心经不可不念咒,而咒语最注重发音。心经的最后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去呀!去呀!大家一起去呀!迈向生命的圆满!完成生命的觉醒。全咒之正音为:

Tadyatha  (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oha

 

去年国庆节全家去张家界,在土家风情寨遇见一五台山和尚,不要见笑,通常所说骗人的情形都如此。不过那天我对他感觉很好,本着对佛教的尊重,施财请经。有两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一是他嘱咐了我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明年换工作,现在应验了(或是我不由自主地按照他的话去做了?)。另一件事就是为我诵经,我知道他不是在瞎唱,但那时没能听懂。现在看到心经的最后一段咒语,猛然想起,他诵的就是梵语的心经,我清楚记得他在诵到Tadyatha (Om)时,随着Om的一声,他将佛水弹于我头顶。

 

看来我与心经是有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命之顽强
后一篇:吃饭情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