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生活轨迹 | 
[本文写于2001.4.18,开近三岁]
 
“为什么有个爸爸,为什么有个妈妈,为什么有个一凡”,这是几年前小侄儿一凡的可爱问题,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两岁多的儿子开抛出的一连串没有尽头的“为什么”,爷爷、奶奶、妈妈无一不败下阵来,自诩博闻广识的我每每也是张口结舌,感叹枉为博士,因为开用一个最简单的技巧就可以击败周围所有的人。
 
“我要下去玩!”“现在不能下去。”“为什么不能下去?”“因为天在下雨。”“为什么天下雨?”“因为云太多了!”“为什么云太多?”“因为没好久没下雨了!”“为什么好久没下雨?”“......”,哇,我倒了!
 
这就是开的伎俩,他会跟你一直死搅蛮缠,这样下去只有我投降的份。交战中我好象在做脑力体操竞赛,必须全神贯注,往往还引得我瞎说一番,又担心他记住这无聊的答案,岂不误了自家儿子?
 
“这是什么地方?”“是环岛路。”“为什么是环岛路?”“......”真是不好回答,解释它本来就是环岛路?给它取名字的时候就是环岛路?相信我绕口绕舌说了一通后,他只要再加上为什么三个字,就又够我搜肠刮肚绕口绕舌半天的。所以我只有动用做父亲的权威:“‘是什么东西’不能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能问为什么?”完了,我栽在这小子手里了。
 
不行,我也得反击一下,经过长期的抗战和无数失败经验的积累,我也摸清了一些规律,开现在还说不来比较长的句子,只是一味加上三个字,我的句子一长,他就嘟哝嘟哝半天说不清楚。“为什么右拐?”“我们要去厦门。”“为什么去厦门?”好!逮着一个机会!“我们要去国际会展中心参加2001年海峡两岸贸易博览会。”我一口气说完,半晌开没有反应,我不禁得意起来。
 
“爸爸为什么闯红灯?”啊?!
 
在无数的为什么中,开学会了很多知识,这是我们最欣慰的一点,想到这,以前的辛苦也就烟消云散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