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货铺 |
今年闰七月,为什么要闰七月呢?农历的闰月是让人很迷惑的,究竟有什么规律呢?这次去北京前我好好研究了一番,准备给小朋友们上一堂天文历法课,但结果只顾玩了,没派上用场,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国的农历又称夏历,又名旧历、阴历、中历,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农历用月亮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由于朔望月平均约长 29.53日,所以有的月份30日,就称月大 ;有的月份29日,就称月小。
农历用二十四节气精确地体现了一个回归年。地球一年(365.25日)绕太阳公转一周,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
春分和秋分正处于春、秋两季中间,夏至和冬至正处于夏、冬两季中间。这样一年可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分为4段。如将每段再分成6小段,每小段约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为24小段,对应于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上面的节气日中奇数序位称之为节气,偶数序位称之为中气,没有中气的农历月就称为闰月,名称延续上一个月的名称加闰字。如今年农年七月之后的朔望月是 8月24日(初一)到9月21号(二十九),由于今年的处暑在8月23日,秋分在9月23日,两个中气都没有落在这个月,故这个月称为闰七月。
19个“回归年”共有228个中气(=19×12)和235个“朔望月”(=19×365.25/29.53),即有7个月没有中气(=235-228),这些没有中气的月便正好成为闰月。这也是十九年七闰的规律由来。
闰那个月只有通过推算才得知。农历闰五月特别多而农历的十二月现今没闰月,网上说38年才一次闰七月,并不是铁定的规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