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物语 |
对围棋的热爱还影响到了计算机。深蓝可以击败卡斯帕罗夫,中象、五子棋更不用说,几乎所有的智力游戏都是计算机占上风,唯有围棋,人类捍卫了尊严,世界冠军级的围棋程序水平,也要被我这样的业余角色让到十子以上!围棋奥妙深不可测——最简单的棋子(黑白二子)、最简单的规则(两气活,围地多者胜),却造就世界上最复杂的运算空间。对围棋和软件的双重热爱与好奇,促使我萌生研究计算机围棋软件的想法。
我的博士研究领域正好与人工智能相关,为此我特地与导师商谈,能否将研究对象从机器人转移到围棋上。结果可想而知,无论我如何动听地阐述,我还是得完成863课题,邪门歪道是不可能取代正道的,围棋不是我们名门正派要做的事。
不过,这不阻碍我对围棋程序私下的研究。中山大学化学系的 陈志行教授接连拿了几届围棋程序的世界冠军,更激起了我无限的热情。我与陈教授通过电子邮件交流过一段时间,期望借助我对围棋的热情、对软件的造诣、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而帮上一点忙(那时候他的程序还是用汇编语言写的),终因不方便无法参与到他的小组。陈教授也告诉我,博弈树搜索在围棋上很难派上实际用处,实用的还是静态形势判断。
自己做吧!我做了我的规划,首先破解了俞斌的棋谱程序,拿到了5000多局经典棋谱,然后编写了定式学习软件,将棋谱中用到的定式全部提取出来;运用博弈树搜索,我做了棋力还过得去的死活程序;但到了中盘,就碰到了真正的难题:形势判断数学模型如何建立?当时广求高手,难得有突破性的想法。听说武钢有人也醉心于围棋的数学模型研究,但一直没有寻访到此人。最终做出来的具有对弈功能的围棋程序,棋力惨不忍睹,开局还有模有样,一到临近中盘,就像傻瓜一样,急所、大场视而不见,拼命走单目。
我归咎于时间太紧,那时候总是雄心勃勃,心想,我只要有三个月的时间能够全部投入到这个程序的改良中,就一定能编写出世界冠军程序!工作几年之后,终于可以指使别人干活而自己偷懒了,可思想也开始偷懒了,一直没有继续我的围棋研究。如今,围棋程序的梦想离我越来越远了,昔日的编程能力、人工智能的基础、连续熬夜的能力犹如几柄锋利的宝剑,如今都锈迹斑斑,不堪折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