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卧碑亭苏公祠

标签:
佛学苏公祠登州碑亭苏轼 |
分类: 游山东 |
http://s9/mw690/001kDVt7zy6NzwSHZnGf8&690
http://s4/mw690/001kDVt7zy6NzwT8zlx33&690
http://s9/mw690/001kDVt7zy6NzwSGMHKa8&690
http://s7/mw690/001kDVt7zy6NzwSnyyGd6&690
http://s4/mw690/001kDVt7zy6NzwSzUHhe3&690
http://s16/mw690/001kDVt7zy6NzwSJrTV2f&690
卧碑亭:卧碑亭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子画后》横幅碑刻而得名。卧碑亭内的卧碑,吸引了无数文人学者前来观赏品味。碑的背面刻的是苏轼的楷书《海市诗》,正面是行草《书吴道子画后》。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看,元丰八年的年款署于文中,是不合情理的,后续碑文书风也明显差异。原来,石碑原为刻制《海市诗》,刻成之后,又在背面勒文,由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字幅小于《海市诗》,尚有一块空白,为此,在文后续上了苏轼的另一篇文章《跋吴道子地狱变相》的开头几句,借以填满碑面。虽不是一气呵成,但苏轼的书法风格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卧碑是蓬莱阁内珍贵碑刻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这边还有清朝人龚保琛题的联语:“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劝诫人们对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
苏公祠:这是为纪念北宋名臣苏东坡而建的祠宇,大家知道苏东坡不仅是一代文豪,而且更是一个在封建社会难得的为百姓做事,勤政爱民的好官。他的一生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屡受磨难。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他在遭受朝中新党打击迫害,谪居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派到登州任知州,当年十月十五日到了蓬莱(登州治所)。刚到任五天,又接到圣旨,调回京城任礼部郎中。据考证,他是十一月上旬动身进京的,在这里有二十天左右时间,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深入地方,了解民情,视察海防,为当地百姓做了几件大好事,并且留下了十多篇诗文佳作,其中《海市诗》堪称千古绝唱,独领风骚,为蓬莱仙境增添了迷人的光彩。
史籍记载,苏轼回京后立即向皇帝连上两个奏折。一是《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二是《乞罢登莱榷盐状》,这两个奏折体现了苏轼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更表现出一代名臣关注民生、勤于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赤诚之心。特别是《乞罢登莱榷盐状》昭准后,朝廷废除了过去的当地食盐官营专卖制度,改为由沿海盐民(灶户)直接卖与地方百姓,官府只收盐税,这样既保护了盐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价格下降,减轻了百姓负担。登州百姓对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尽,纷纷立石以志,并且为了缅怀苏公功德建起了这座供后人纪念瞻仰的苏公祠。罢榷盐政策在登州一带一直沿用到清,至今在蓬莱民间还流传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的美谈。
苏公祠内有苏东坡肖像刻石拓本,西侧墙壁上有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临苏东坡的《海市诗》楷书刻石。
宾日楼:宾日楼建于宋代。它是八角双层十六柱木质结构建筑,面临大海。登楼远望,视野开阔,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型历史舞蹈史诗《东方红》,曾选择这里作为背景,该片开头日出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http://s4/mw690/001kDVt7zy6NzwT8zlx33&690
http://s9/mw690/001kDVt7zy6NzwSGMHKa8&690
http://s7/mw690/001kDVt7zy6NzwSnyyGd6&690
http://s4/mw690/001kDVt7zy6NzwSzUHhe3&690
http://s16/mw690/001kDVt7zy6NzwSJrTV2f&690
卧碑亭:卧碑亭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子画后》横幅碑刻而得名。卧碑亭内的卧碑,吸引了无数文人学者前来观赏品味。碑的背面刻的是苏轼的楷书《海市诗》,正面是行草《书吴道子画后》。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看,元丰八年的年款署于文中,是不合情理的,后续碑文书风也明显差异。原来,石碑原为刻制《海市诗》,刻成之后,又在背面勒文,由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字幅小于《海市诗》,尚有一块空白,为此,在文后续上了苏轼的另一篇文章《跋吴道子地狱变相》的开头几句,借以填满碑面。虽不是一气呵成,但苏轼的书法风格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卧碑是蓬莱阁内珍贵碑刻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这边还有清朝人龚保琛题的联语:“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劝诫人们对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
苏公祠:这是为纪念北宋名臣苏东坡而建的祠宇,大家知道苏东坡不仅是一代文豪,而且更是一个在封建社会难得的为百姓做事,勤政爱民的好官。他的一生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屡受磨难。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他在遭受朝中新党打击迫害,谪居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派到登州任知州,当年十月十五日到了蓬莱(登州治所)。刚到任五天,又接到圣旨,调回京城任礼部郎中。据考证,他是十一月上旬动身进京的,在这里有二十天左右时间,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深入地方,了解民情,视察海防,为当地百姓做了几件大好事,并且留下了十多篇诗文佳作,其中《海市诗》堪称千古绝唱,独领风骚,为蓬莱仙境增添了迷人的光彩。
史籍记载,苏轼回京后立即向皇帝连上两个奏折。一是《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二是《乞罢登莱榷盐状》,这两个奏折体现了苏轼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更表现出一代名臣关注民生、勤于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赤诚之心。特别是《乞罢登莱榷盐状》昭准后,朝廷废除了过去的当地食盐官营专卖制度,改为由沿海盐民(灶户)直接卖与地方百姓,官府只收盐税,这样既保护了盐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价格下降,减轻了百姓负担。登州百姓对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尽,纷纷立石以志,并且为了缅怀苏公功德建起了这座供后人纪念瞻仰的苏公祠。罢榷盐政策在登州一带一直沿用到清,至今在蓬莱民间还流传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的美谈。
苏公祠内有苏东坡肖像刻石拓本,西侧墙壁上有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临苏东坡的《海市诗》楷书刻石。
宾日楼:宾日楼建于宋代。它是八角双层十六柱木质结构建筑,面临大海。登楼远望,视野开阔,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型历史舞蹈史诗《东方红》,曾选择这里作为背景,该片开头日出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