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仪孝法
仪孝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71
  • 关注人气:1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日照——涛雒这个地名是啥意思?(资料源自申华的日照记事)

(2012-01-11 10:31:33)
标签:

马家村

盐田

康熙字典

水鸟

沙岭

分类: 走遍日照

    http://s15/middle/48c9a7d9hb6378ebfcc4e&690
    常常有人说起“恁说说怎为什么叫‘涛雒’”。关于“涛”,波涛,没有异义。但说“雒”字却的确是一个十分生僻的字,除了用于地名外,没有别的地方可用。

雒,说文从“隹”(音zhuī)部。隹的本义是:鳥之短尾緫名也。象形。凡隹之屬皆从隹。“雒”,水鸟。鵋其鳥也。从隹各聲。盧各切 luò

鵋:(康熙字典)渠記切,音忌。鵋䳢,鵂鶹鳥,今之角鴟。一名鵅。

  其鳥:说文作,小雁也。

  我解释涛雒的含义就是“波涛阵阵,海浪淘天。水鸟翔集,比翼连天”之义。

  涛雒各村联起来,就是这20年的事。70年代的时候,马家村、宋家垞等,全公社所有的村子都很小。那大海涨潮时,在街里就能听到“轰-轰-”的震鸣,大地仿佛都在颤抖,本地方言叫“发海了”。到海边一看,波涛阵阵,排山倒海,这便是“涛”的出处。

  那时,由于周围的盐田、湿地较多,水鸟也多。海鸥就是“海里蚝子”(依涛雒方言音标)叫声连连,此起彼伏,现在到了涛雒的海边也常常见到,二、三十年前年的涛雒海边,有沙岭、有松林,有大片的沿海湿地。现在的涛雒沿海全部成为连成一片的“干地”了。80年代初的涛雒,宋家坨、马家村、沙岭子还是互不相连的村子。再往前民国时期、大清时期,不前推多了,就推500年,那时的人烟与现在相比,那时的自然生态与现在相比,那时肯定是汪洋澎湃、河流奔放、海鸥翻飞,人烟稀少的一幅山水图。用“涛”和“雒”准确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带的主要地理特征。

    也有人说涛雒本作“涛洛”。洛洛,水溜下之貌。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