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兔主席
兔主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1,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0905敦刻尔克影评

(2018-08-04 22:16:21)
分类: 艺术与评论
Dunkirk (2017)
【无剧透】

看了Christopher Nolan的新作《Dunkirk》(才发现他是英国人。这个电影基本是英国视角)。

这部电影很好。我很喜欢。Nolan真是拍什么片都可以,全题材,全能,是大师。我认为判断电影“大师”的重要依据是是否有写(原创)剧本的能力。电影完全是他的思想作品。这和你去拍别的作家写好的小说再被改变成剧本的东西完全不是一回事。然后就是对整个制作拍摄的介入深度。大师应该是具备Wagner的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的能力的。

如何描述Nolan?当代的Kubrick?我觉得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已经超越了过往的大师了。

片子是Nolan写的剧本。由于是战争历史片,现实题材,没有他过往其他片子那么复杂,叙事相对比较直接了,但还是有一些Nolan风格的。分为海陆空三个主题三个视角三个叙事。事件是相连的,最终相互贯通。观影的过程是把分散的信息拼凑起来,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视角维度体会战争里一天发生的事情。

这个片子在形式上也非常特殊。

1、首先这个电影是不见血的(个别伤员身上有血渍除外)。这个和《钢锯岭》这样的偏暴力的片子完全不同。看来战争也不需要用视觉/血来表现。回头看了一下,这个片子居然是PG-13,基本属于全家观看的范畴。小朋友也可以来受教育。

2、然后是对话很少。观者主要通过视觉来表达/感受。对于主要人物没有铺垫和背景介绍(只有民船船长和乔治交代了一丁点家里的情况,片中仅有)。片中的人物(大部分是士兵)都是作为完全个体的甚至是肉体的“人”存在的,我们只知道他们的兵种和国家。对于他们的家庭/背景一无所知。(哦,当然他们的口音告诉我们他们都是英国平民阶层)。据说Nolan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表现战争中的人。我想他想表达的是赤裸裸的生存和肉体存在吧。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3、音乐贯穿全场。非常有韵律、紧张感。音乐中的钟表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极为让人难忘。全片我印象只有在末尾一秒钟音乐是停止的。Hans Zimmer的阴雨非常棒,有点minimalism、dark ambient, krautrock的意思。我喜欢的类型。音乐的冷峻和电影的画面非常的温和,对于营造电影要表达的氛围有极大帮助。据说这个

4、敌人(作为个体的人)是不出现的。只有战斗机、轰炸、冷枪……也是只有在最后末尾部分带有德军钢盔的人不露脸出现过的,完全是匿名的。据说Nolan想表达的是:当时的士兵大多和德军根本没有正面接触,所知接近0。敌人存在,但是没见过、看不见。在这个撤离过程中,敌人也是不重要的。

5、哦,在国外网站上被一些白左攻击说没有反应少数族群,因此政治不正确——实际上Dunkirk还真是有非白人的,来自殖民地,如代英国打仗的印度人。不过这些政治正确不是Nolan的考虑点。

6、关于Dunkirk的历史叙述,perspective很重要。英国人的叙述经常强调撤离这一段。还原历史全景,如果没有法国人(主要是法国人,以及一些英国部队的掩护)大队人马是无法从Dunkirk撤离的。他们是Dunkirk撤离历史上被遗忘的英雄。往前追溯的话,还有构成仓皇撤离的这一境地,就是法国军队对德自卫的军事上的无能,把英军搭了进来。这是可以写很厚的一本书了。

这部电影完全是客观叙述。它不打算还原全景,就是拍撤离本身。也并不打算对这个事件做主观论断。对士兵们自己对国民如何看待撤离行为是非常关注的。军人的尊严。在片末也以巧妙和自然的形式呈现

---------分割线-----------

许多画面美极了。比如众人在沙滩上行进;在巨浪中推着小艇。还有最后战斗机的滑行。太美了。非常的难忘。

这个片子是有史诗性的。Nolan以他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这个战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过多重/多人视角表现一个具体事件。就好像用360度环绕相机把一个事件全面的拍摄了下来。船舶沉默,船员弃船逃生,从空中俯瞰,和从船内部,从水下看,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多重视角的叙事帮助我们更完整的认识和体会一个事件。关于这点不展开了,请观者自己体会。

这部电影值得反复观看。

Hans Zimmer的电影原声非常好。推荐。我看了一下,虾米就可以收听。

时间匆忙,先写这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