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兔主席
兔主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6,952
  • 关注人气:1,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1112关于莫扎特转世——音乐神童AlmaDeutshcer

(2018-08-04 21:42:36)
分类: 艺术与评论
莫扎特转世——音乐神童Alma Deutshcer。1/2

内容:1、她是什么样的天才;2、她未来会如何,可能在人类音乐留名么?

1、她是什么样的天才

上周的CBS《60分钟》节目采访了12岁的英国英语神童Alma Deutscher。
官方网站里有一些资料:
O网页链接
wiki:
O网页链接

小姑娘是犹太人,父母是高知。父亲是有些名气的语言学家Guy Detushcer。父母业余都是音乐爱好者。最早的读谱和乐器都是她爸爸教的。

这个小姑娘是莫扎特转世,好不夸张地怎么说。而且有可能超过莫扎特。不夸张地说,五百年出一个。

首先,已经是个成熟的专业演奏者。古典音乐里的virtuoso,技巧很强者。同时精通钢琴和小提琴!

演奏不算什么。作曲才是。
7岁写出第一部歌剧,
9岁写出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2015年首演),
10岁写出第一部完整版歌剧——《灰姑娘》,2016年维也纳首演,乐团指挥梅塔。在11岁把歌剧送到维也纳首演的历史上只有一人就是莫扎特。
12岁写出第一部钢琴协奏曲,已经完成首演。

写歌剧写的是全谱。所有乐器她都需要了解。什么乐器什么样的音色特性,表达什么。她都得知道。

这个人才12岁!不知道怎么做到的,就是上帝派下来的。完全是莫扎特转世!

以前看莫扎特的传记多少有些怀疑他最小的时候写的东西有多少是他爸爸帮忙弄的。因为都是历史,没见过真人,总有些怀疑。你看了Alma Deuschter的访谈后就知道莫扎特一样的天才儿童是怎么样了。——反应速度非常快,思维敏捷清晰,说话有逻辑,一看智商就极高。然后非常热情奔放。确实是在一个受到很好保护环境下长大的无忧无虑的女孩。另我就是非常的阴雨,满脑子都是音乐旋律。说自己走到哪里都会有旋律蹦出来。

具体不说了,完全是一个音乐性的人。

她的作曲是19世纪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一个音乐导师说,Alam说的是18-世纪的语言。说的是莫扎特、门德尔松的语言。她好像是穿越时光过来的。

看到这里,自己没什么音乐修养,还在强迫自己子女学乐器的中国中产阶级家庭么,可以看看什么是音乐天才,一般的人离真正的音乐才赋有多远。可能60%在出生前决定了;40%在3-4岁前就决定了。当然,Alma Deutshcer是莫扎特式的天才。她距离一般儿童乐器演奏天才就是天和地的概念。

这个音乐性的天才从个体角度讲达到或具备达到艺术高峰的条件了。

但是否能对人类音乐史做出贡献?


莫扎特转世——音乐神童Alma Deutscher。2/2

内容:1、她是什么样的天才;2、她未来会如何,可能在人类音乐留名么?

2、她未来会如何,可能在人类音乐留名么?
这个音乐性的天才从个体角度讲达到或具备达到艺术高峰的条件了。

但是否能对人类音乐史做出贡献?

本人只是业余爱好者,大概说说个人看法。。

首先说演绎,12岁还太小。现在能登台演出,独奏自己的钢协小提协,但成为一个完整全面成熟的演奏家还需要多年的训练。另外需要人生经验的积累。12岁小孩没有七情六欲。没有磨炼苦难。这样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情感通过艺术演绎出来。

但这个小朋友是音乐天才,应对她极有信心。

但这个小姑娘不是奔着演奏天才去的——少年演奏天才太多了。当代的阿格里奇、Barenboim、古尔德、基辛都是演奏天才。小姑娘是奔着莫扎特——作曲家去的。(古代的肖邦、莫扎特、圣桑、李斯特等作曲家也在儿童时就是成名的演奏天才)。

所以问题,她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么?所谓伟大的意义在于,她能够在人类历史上留名。

关于这一条就不确定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到天才在成年后归于“平庸”的问题。在艺术上,所谓归于平庸,可能可以指在技巧技术方面达到一个上限。其他人只是在更晚的时候达到这个上限,但殊途同归,最后都在一个水平里。但少年天才并没有能力进一步突破这个上限。

突破上限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人生经历和理解人生经历所需要的悟性、智慧。

艺术这个领域,从艺术史的角度,要求突破和创新。而不是模仿。你在21世纪做出莫扎特式门德尔松式的音乐不但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没有价值,而且从艺术本身看价值型也值得商榷。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莫扎特和门德尔松音乐了。

和绘画一样。一个青年画家画只是话文艺复兴达芬奇式的绘画,大概是不可能在美术界出头的。其他艺术品类也一样。

12岁小孩带着18世纪的音乐语言登台演奏她的门德尔松式的音乐,观众就是听着好玩罢了,知道她还是各小孩。如果她25岁还在写这种音乐,大概听着寥寥。除非她用别的东西吸引特定群体的观众。比如打扮性感。使用电子小提琴或钢琴。面向音乐教育水平很低的观众。

访谈者问她:“你对人生了解多少?”她只能回答:“我知道世界有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所以我希望写出快乐的音乐,让人们快乐”——哦,这就是莫扎特的宫廷乐吧。

这种快乐音乐就是easy-listening的心灵鸡汤。它的水平也就是公共场所或者幼儿园播放的背景音乐。和许多只能摆到五星级酒店厕所作为装饰品的绘画一样。(sorry).

所以,需要在艺术史上有突破。必须站在人类整个音乐史的肩膀上弄出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作为一个作曲家)在艺术史留名。而这部分的突破,更多的是靠经历、悟性、智慧了。这些基因或音乐天生禀赋不能带给你,健康完美的家庭环境也不能带给你。但对人生经历的敏锐、敏感、悟性、慧根可以。

所以,Alma Deutscher要在作曲上突破是更难的。

人类音乐和其他技术一样也在过去几百年快速发展,有了大量前人的资源。音乐越来越复杂。音乐家在从全能知识分子向匠人转化——现代的音乐员演奏家与其说像文艺复兴式的艺术家或近代西方贵族知识分子,不如说更像象棋或体操运动员。能上“文化课”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在单一、受庇护的环境下进行音乐训练。毫无疑问,他们很难在音乐史上有所突破。不光中国如此,国外亦然。

以上是看完访谈后的一点感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