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兔主席
兔主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0,199
  • 关注人气:1,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United 93和Loose Change 2nd Edition,两部9/11的片子

(2006-05-15 14:54:32)
分类: 艺术与评论
United 93 (2006)
 
http://images.rottentomatoes.com/images/movie/custom/82/1156482.jpg93和Loose Change 2nd Edition,两部9/11的片子" />
 
 
上周六在Boston Commons的Loews Theatre看的。这个片子就是讲9/11中第四架被认为是试图撞击白宫或国会山的被劫持客机Flight 93的故事。美国政府对这个事件的官方版本是,机上的乘客已经了解到两架飞机稍早时候撞入世贸大厦,另外五角大楼遭到攻击,他们意识到自己所乘坐的客机被劫持的目的,是攻击另一个目标,出于爱国行为,他们认为必须做点什么,阻止恐怖主义者阴谋的得逞,因此在客机上发动了一个“颠覆行动”。最后客机没有达到目标,在中徒坠毁,机上四十多人无一生还。在飞机上,许多乘客打电话给自己的亲人,留下了许多录音,让人们得以在后来重构当时机上的情景。这个导演希望把发生在这个飞机上的事拍下来——实际上是在做一种场景重构(reconstruction)。他根据的材料很有限,除了公布的一些电话录音外,就是CNN的新闻,还有采访了许多当事人的家属。此间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没有得到什么“新料”。
 
因此,回过头来看,这个片子不过是宣传官方版本的93号班机遇难经历的一个宣传片。这个宣传片根据的是公共媒体上已知的事实,而不是全部的事实真相。从这角度来看,这个片子确实拍早了,没有必要这么急着拍,不妨多等几年,等更多的事实和材料被披露出来,等人们对事件的了解更多、更丰富、更深入、更可靠一些的时候,再拍不迟。从这个角度上看,我认为片子还可以多等几年再拍。另一方面,一些人抗议这个片子拍得太早的不恰当之处,在于这个事件刚刚发生不几年。而这又是一个国家级的灾难事件。人们的创伤还没未抚平,现在拍一个表演性的、戏剧化的纪录片加以渲染,为时太早。此片因此也就成了一个争议片,其预告片在美国一些地方上演后,就遭到部分观众的抗议,而根据一个民调,有六成的被采访者声称不会去电影院观看本片。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历史事件过于恐怖,人们不想现在到电影院去看它,不想再受心理冲击。
 
我去看这个片子,主要是我对一切和9/11相关的东西都很感兴趣。这个片子评价不错,IMDB观众投票八分以上,Rottentomatoes的影评人评价达91%。不过最后看完片子还是比较失望,似乎没看到什么东西。觉得片子实际上没什么好看的。另外,如很多人所说,拍得确实很像纪录片,据说导演就是拍纪录片出身的,这个片子因此看行去确实不像是真正的电影,而像一个纪录片,希望拍得带有真实性的味道。里面的摄像都是手持摄像机拍,晃动得很厉害,看得晕头转向。
 
片中比较关键的大概是飞机上搏斗的镜头。根据片子的叙述,反抗的乘客们冲入了驾驶舱,冲击截击的恐怖主义者。实际上,美国官方公布的黑盒子材料,是被砍掉最后三分钟的内容的,并没有任何已公布的证据证明反抗的乘客们冲入了驾驶舱。因此,United 93这个片子大概是为了突出乘客的英雄主义及其反抗斗争的直接意义,因此描述乘客们冲进了驾驶舱,最后飞机失控坠毁。根据现有的材料看,这是导演自己的想象。
 
片子末尾部分的字幕显示,“飞机坠毁时,距离最近的空军战斗机在百多英里以外。”这句话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话的意思是,93号班机是自己坠毁的,是在乘客的抗争之下自己坠毁的,而不是被美国空军击落的。这就一方面迎合了官方的说法,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乘客英勇斗争本身的意义。如果客机是被美国空军自己击落的,那么其斗争行为的价值似乎也被冲淡很多。
 
实际上,美国民间有很多人反对93号班机是自己坠毁的说法,而认为它是由美国空军击落的。一方面,美国政府拒绝公布黑盒子中最后三分钟的内容,使人们无法知道飞机坠毁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许多目击与地面证据显示,飞机是在空中爆炸后再坠落的,而不是官方说以垂直势态向下坠落。现场的飞机残骸铺开有七八英里之广。这些可以参考以下网站:
 
 
另外,批判者认为当时乘客不可能在空周用手机向地面打电话,因为根本没有信号,以此质疑官方说法,认为所谓手机记录都是伪造。这个片子中,乘客绝大多数都使用座位上的空中电话打电话,而非使用手机。
 
我个人对片中的内容,如乘客者撞入驾驶舱,基本上不太相信。
 
有人说这个片子对穆斯林恐怖主义者“带有同情心”,其实只是对这些恐怖主义者做了比较人性化的描写,没有将之简单的妖魔化,比如片子一开头就从他们在酒店的祷告开始;把他们刻画成非常的紧张不安;作为领导的那个恐怖主义者看上去很斯文、文雅,受过不错的教育。但看完本片不会对穆斯林激进分子有任何的好感。而这些人动辄挂在嘴上的Allah Akhbar (安拉万岁)更让人感到极其的恐怖。
 
总之,这个片子是完整地叙述了一下官方版本的93号班机的遭遇,而实际上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很多悬疑,有极大的争议。从这个角度看,片子拍得稍微早了点。片子可以说带有宣传官方口径的性质,另外宣扬英雄主义、宣扬反恐斗争。它要传达的信息是,反恐斗争早在9/11/2001,在被劫持的飞机上,就已开始了。从这个角度看,这个片子又可以说是一个宣传片。
 
最后,我认为片子可看可不看。当然,实际上看片子的过程还是很紧张的,但看完就觉得实际没什么。我看的那一天是周日晚上,在波士顿最热闹的电影院,人只坐了大概1/5左右。
 


Loose Change (2nd Edition) 2005
 
 
http://www.loosechange911.com/img/casewrap.gif93和Loose Change 2nd Edition,两部9/11的片子" TITLE="United 93和Loose Change 2nd Edition,两部9/11的片子" />
 
又一个质疑美国官方对9/11事件的叙述的纪录片,2005年底发行,由Dylan Avery导演。纪录片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可以说是经过精心研究的一个作品。

主要观点:
 
* 撞击五角大楼的不可能是Americna Airlines Flight 77,而只能是一个导弹或小型飞机;
* 世贸中心南北楼以及七号楼不是因火灾而倒塌,而是人工控制的爆破摧毁。这部分提供了不少当事人口述、工程师的分析与意见,还分析几座楼倒塌前的神秘火光,认为都是爆破炸弹爆炸引致。
* 93号航班没有在宾州坠毁,而是秘密降落在克里夫兰。纪录片特别分析了93号航班的“手机问题”,提供证据说明当时乘客根本不可能在飞机上用手机给打电话;另外认为手机童话是一家新墨西哥的试验室运用最高科技的技术伪造的。
 
个人感觉这个片似乎不如In Plane Site好看。当然那部片是在很久以前看的了。那部片关于五角大楼和世贸的分析比较好看。http://www.911inplanesite.com/
 
相关地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