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
说一件小事,我有个朋友,是巴黎大学的博士生(代号N),在台湾学的中文,他说他的中文说得比陈水扁好,我认为确实如此。他认得的汉字也很多,而且肯定比一般的中国人要多。他非常喜欢繁体字,不喜欢简体字,觉得繁体字好看。另外认为简体字简化过程破坏了很多东西。有一次吃饭,和另外两个大陆来的访问学者一起。我们问这个访问学者,你姓什么,他说,我姓年年有余的余。N马上说,不对,年年有余的余,应该是餘吧?年年有餘。指出学者说的有问题。学者有点尴尬。说简体字里都是余。不能说学者说的就是错了,因为根据简化字,多餘的餘确实就是余。但说明这个用法在华语世界就没有普遍性了,你一走出大陆,可能就会闹笑话。无论错对如何,经外人这么一指出,多少有点尴尬吧。简体字在简化过程中,把许多意义不一样的字简化成同一个字,在这个过程中,某的东西确实就被消灭掉了。然后N又写了几个繁体字,其中一个是纔。大陆学者居然都不认识,说没见过这个字。实际上这个字在台湾仍然使用,如果看近代文学、小说,也会发现这个字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对中文的修养实在不行,反被外国人教育,实在尴尬得很。现在洋人的中文很好,经常能见在图书馆见到年青的洋人抱着一大堆线装书在研究,让人肃然起敬。
前一篇:有头发的牛。
后一篇:《无极》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