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技术分析着手,从设定开始!

(2007-12-20 01:09:09)
标签:

证券/理财

休闲

谈天说地

理财

分类: 股市入门(投资理念)
 从指数的角度看,多头目前的支撑在24周线,也就是当前的5027点,也许你用的是5、10、20、30等周均线,因为这个是配合你在日线上的使用,如5、10、20、30日等均线,因为软件的关系,所以转换成周线也不能更换,所以就习惯用30周线,很多人是用了以后还不知道原因,但是这个没有影响,只要你可以用得很准就好了。

我们在谈到均线时,强调两个重要的组成概念,一个是公倍数、一个是公约数,这两个关系在我们应用时发现有很深的关联性,所以如此使用。

为何市场会使用30日线呢?今天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因为有很多人问到缘何我们不使用该条均线,而当我问及到为何要使用时,他也是无法答上来,为此我今天就专门来解开这其中的谜团。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从最初使用软件时他们根据外来的均线使用习惯,都用30日,因为60日太长,所以不用60日,因此用30日;其次是因为发现30日线很准,每一次都如此,不管股价或指数跌到或涨到哪个区域位置后就会形成支撑或压力,因此如此使用。

这两个说法都是与习惯使用有关,因为习惯如此,所以就变成如此使用,不过假如你知道应用不同均线间关系对比统计,会发现不尽然如此,因为仅仅是个人的习惯影响了部分的股价模式,不是全然如此。

我们统计的结果后发现在日线上使用5、10、20、60、120 就够了,至于30日要不要使用看个人,不必使用到年线,因为市场的耐性使得很少人可以撑到一年,因为谁都无法准确评估一年后到底会发生什么状况,所以120日线已经是较大影响极限了。

周线呢?先从一年看起,因为一年实际交易周只有48周,那么一半是不是24周呢?再一半不就是12周,12周的一半就是6周,如此当然就形成符合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概念了。

我们在使用24周线的时候,往往都可以比较完整的解释行情,当然你一定要用30周也可以,这个是习惯性的问题,没有什么对与错。比如此次的24周线与大盘指数变动的关系,四周前指数最低来到4778点,至今没有跌破,假如你在跌破当时的24周线4902点买入,与最低点差距124点,也许看起来很大,但是放在日线操作,常常只有一二天的时间而已,有时候也仅仅是在盘中的波动变化。但是用30周线当时是在4721点,比4778点差距57点,没有到。

应用麦氏理论周K线观点,再攻击点在4773点,所以也应该在这里形成起码的支撑作用,再跌下去就会反击了,所以不仅仅是如此,还要加上日K线相互应用,以8月15日的4869点作为参考,这里本身就是买进参考点。由此看,只有在11月27、28日两天出现跌破4869点的动作而已,其他时间并没有再跌破。

这样不是更清楚了吗?因为周线也要配合日线的操作应用,这个就是麦氏理论的统计,很多人无法理解也不是很清楚就开始批评,反而显示他的无知。

当然要如我们分析这样的基础,要进一步体会应用后才知道可能推理的模式,一般用这样的方式分析,两个人的结果是一样,这样的分析才是有科学概念的方式,一般的技术分析是做不到,因为10个人的分析,往往会有11种结果,或是早上、中午到晚上的分析结果是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最大的差别了。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保证一定完全准确,也没有哪一种方法会告诉你必定赚大钱,最后的因素还是在自己的应用本身,如果真的能依照技术分析的机械化操作,一般的效果也都会很多好,差别就在执行力的问题。(转自曹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