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为什么还要让孩子不放弃音乐学习!

(2019-03-07 21:00:30)
标签:

杂谈

分类: 知识天地(转载)
北京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为什么还要让孩子不放弃音乐学习!

2018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要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还将进一步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


据称,北京市将于2019年彻底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以减少家长和学生进行盲目培训的情况。

现状:

2月28日宣,北京市彻底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全部名额用于派位,城六区逐步降低公办学校寄宿招生数量和比例。昨天,市教委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从今年开始到2021年,本市逐步将普通高中现有各类招生方式整合为统一招生、校额到校和自主招生,将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这条源于北京市教委的消息一经发布引起来琴童家长的轩然大波。

琴行的的一些老师在和琴童新理念钢琴反馈到:新政策一处,家长们对孩子的音乐教育犹豫不决,不乏一些好苗子坚持学习了3、4年,家长竟然直接放弃了!老师们是痛心疾首。

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反馈我们整理了出来:

@王陌陌的江湖:特长不是因为孩子喜欢才学的吗?难道仅仅是为了升学?本末倒置了!取消得好!

@Rain:可这也是一条路啊,对我们这种小学对口学校极差,家里没有后门,成绩却还可以的人来说,当初要不是特长生想我就只能进私立初中读书

@蕙质兰心:取消好!真有特长就去上美院,音院,体院附中,别拿着特长的分儿上普中

@晴天娃娃:朋友的孩子,六年级还是初一的时候记不清了,钢琴就十级了,可是她成绩也好,不是靠特长上的我们那里升学率最高的初中的

@青柠檬:其实有优点也有缺点,好处可以减少一部分的特权,坏处是有些人真的有特长,真的有某方面天赋,那样就很可惜了~

@百事可乐:学艺术为的是陶冶情操,不见得都是为了升学。

@野蔷薇:单位同事孩子在中关村一小上,每天、每周末补奥数、练乐器,一个月八九千,家长还要陪着作业到十二点。取消也好,孩子大人都解脱了。

@思辨思辨思辨:特长生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可以走专业院校。很多家长为了进好初中拼命学小三门就本末倒置了,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特长生招生取消的规定碰触到不少家长的“痛点”。特长生招生的这道门关上了,特长学习是否会成为“鸡肋”孩子的特长到底学不学该如何学?

仅仅因为小升初取消特长生招生就要放弃学习音乐,这个决定难免武断了一些。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

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

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教育大咖怎么说

北京大学教育考试院院长秦春华:

有特长的人会看到更多的人生风景!

孩子还要不要学特长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孩子学习特长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培养情操,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还是仅仅把艺术当成一个工具、一个敲门砖。这是两个不同的出发点。

在学习艺术特长这件事上,我的主张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孩子也许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天分,不能指望他们在艺术特长这条道路上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绩,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这也不会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根据自身家庭条件的情况,为了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一点、更有趣味一点而选择让孩子学习艺术,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出发点。

人的生活是丰富的,学生的生活不仅是学习,还需要旅行、活动和各种实践体验来充实,就是将来进入工作状态,生活也不能仅仅只是工作,得有家庭和爱好来补充。个人的爱好也好,家庭的建设也好,都需要人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比如你要具备一些特长,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你的世界才能更丰富、更多彩。

如果把生命比喻成旅程,有艺术特长相伴的人,看到的风景会更多。当然这得根据社会发展和家庭条件来选择,比如我们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缺乏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学习艺术特长就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孩子就能学习一些花费更多的项目,比如帆船、马术等,可能他的世界就更宽广。

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艺术跟经济联系到一起。像我们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买不起钢琴,我们唱个歌也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买不起昂贵的设备,拿一根毛笔也可以写书法。艺术主要的作用是丰富人的心灵,让你对世界的体会更多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孩子学习特长,

最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了解自己。

不管政策如何走向,对于孩子来讲,还是要发现自己、找到自己,这个我认为没有必要发生动摇。就算特长生招生这种方式不存在了,或者是用特长生这种方式来加分不存在了,学生还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潜能,来发展自己的特长,不能够因为这个有动摇。家庭和学校都应该按照初心去发展孩子。

我曾经讲过一个观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可以用百分之六十的时间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的课程学习就行了,但是在现行模式下,很多孩子用了百分之百甚至是更多的时间,去挤着考更高分,这样一来,就伤害了很多孩子,让他的优势潜能得不到发展。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有的特长就算不是在考试、考分的范围内,但是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优势,就要鼓励孩子去发展。即便这个特长在考试的时候不管用,但是走到生活、走到职业当中,就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了。

我认为,应该摆正艺术特长学习的位置。艺术是一个修养问题,不能做一个终身职业,从这个角度看,它有它的价值。但不能夸大它的作用。事实上,最后能成为艺术家的孩子很少,毕竟只有少数人有那个天赋。

政策怎么出

捋一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艺术的利好政策,那些中途放弃的人,别等到中考、高考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1

音乐纳入中考成绩

江苏省早在2017年就试点测评将音乐学科纳入中考的方案,也就是说,音乐会在中考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考核结果将计入中考总分。江苏省教育厅部署,2020年前完成这一政策在全省的落实。

随后,山东、河南等大省也陆续将音乐纳入中考成绩:

目前,全国各个地区已慢慢将音乐、美术纳入考试并于正式开始实施!

2

艺术成绩纳入高考综合素质测评

国家为加强培养“高艺商”人才,让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教育部明确规定将艺术成绩计入高考:把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兴趣特长纳入测评。艺术测评结果将纳入成长档案,成绩直接与高考挂钩!

3

全面取消高考加分 唯独没有取消艺术类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唯独没有取消艺术特长生的加分政策。高考,一分就是千军万马,全国有53所高校的高水平艺术团仍能为艺术类考生降10~20分!

我们怎么做

Welcome to choose

我们都明白一句话:计划不如变化快。政策更迭恰恰是在提醒我们,艺术教育要摒弃功利心。

不忘初心,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孩子的感性素质、感性智慧!让艺术教育为孩子未来的成功铺路,为幸福增色添彩。

学音乐本来是为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气质,陶冶情操,而不该为了一次又一次的独木桥搏杀去临阵磨枪学习音乐。

不让音乐教育失去原本的纯真,提升孩子通过音乐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每个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