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与试题25:《雪夜》/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试题
(2017-11-26 08:56:27)
标签:
存档 |
分类: 作品与试题 |
雪夜
张爱国
①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②“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③“你说得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④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⑤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⑥不知过了多久,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⑦“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⑧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他们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⑨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矮婶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却犹豫着说:“娘,再拉一捆吧,够牛吃三天了。”矮婶看看草堆,摇着头说:“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说完,母子俩就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⑩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到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我急忙抓住要往外冲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刚出口的“不要脸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11)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12)“是矮婶。”我贴着父亲的耳朵低低地说。
(13)“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们……”父亲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
(14)回到家,母亲还坐在床上纳鞋底,问我们抓没抓到贼。见我们谁也不说话,母亲才发现我们的神情很凝重,就一再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15)“哎,老天造孽啊!”父亲长长地叹口气说,“你这就起来,给桂香送稻草去……”
(16)“是桂香啊?”母亲吃惊地大张着嘴,继而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母亲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喃喃地说,“一个女人家,一见人就脸红,手又不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17)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18)又是一个大雪夜,送草回来,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依稀看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片连着一片,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摘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6年第 6期)
【试题】
稻草被盗,雪夜捉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深人静,按时送草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3、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有人认为文章结尾第⑲段多余,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5、 结合文章内容,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链接材料】在兰州七里河区小西湖伊尔伊牛肉面馆,自从今年初“墙上牛大”活动启动以来,不仅仅收获了很多代表着“免费牛大”的温暖“便利贴”,还收获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带着孩子来吃饭的妈妈,代表孩子献出了爱心,多买了两碗面贴在了墙上;也有年迈的老人,特意多买了面,希望留给那些流浪的人吃;还有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一下子多买了五碗面,贴在墙上,希望帮助有需要的人……“墙上牛大”这种公益活动模式,之所以很快被广大市民接受,甚至逐步推广到外地,关键是它追求的是一种平等相待的爱心慈善。
【参考答案】
1、(4分)矮婶偷草,捉贼放贼 心生同情,决定送草
【解析】细读文章可知第①~⑤段写父亲带“我”雪夜捉贼,第⑥~⑭段写“我”和父亲发现偷稻草的是矮婶和她的儿子,便放走了他们,第⑮~⑰段写父母同情矮婶,决定给她送草,第⑱段写父亲吩咐“我”和母亲送草,我们每隔两三天就悄悄给矮婶送稻草,最后抓住第⑥~⑭,⑮~⑰段的相关内容,每个情节采取两个四字词语的方式进行提炼概括即可,表述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和条理性。
2、(4分)“贴”这一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矮婶偷稻草被发现后的紧张、害怕、羞愧的心理。
【解析】“贴”在这里是动词,指矮婶把脸贴在稻草上,然后结合上文内容即矮婶母子俩偷我家的稻草被抓住后的心理,以及下文的句子“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可以体会出这个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矮婶此时紧张、害怕、羞愧的心理。
3、(5分)(1)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放走了偷稻草的矮婶母子,并嘱咐“我”和母亲每隔两三天就给矮婶送稻草;(2)勤劳:为了家人天天劳作不闲;(3)机智,维护他人自尊:发现是矮婶时,关掉电筒。
4、(4分)不应删去。这段话以“我”的梦境作为结尾,意蕴丰富,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矮婶一家人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我们一家人善良的品质,深化了文章主旨。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