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中,曾考查了该段中的“三赏”,但由于部分学生不重视背诵,因而失分较多。
最后一自然段写悬赏求谏之后取得的成果,强调了纳谏的好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启示:1、为人处事要注意说话的技巧2、领导干部要善于纳谏3、亲疏与感情的关系4、忠言顺耳也利行5、要积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1、比较这篇文章中的厉王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王,在对待臣子的进谏上态度有何不同?
2、名句填空: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
(2)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