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教程模拟试卷及答案
三、1、*用严式国际音标标写下列拼音字母拼写的普通话音节里的字母e、a,并分别描写其发音特点。
⑴ xue ( [E] );发音特点是: 舌面前、中、不圆唇元音
⑵ zheng( [Y] );发音特点是: 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⑶ bei (
⑷ ge (
⑸jiao ( [ɑ] );发音特点是: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⑹zhuai ( [a] );发音特点是: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2、用严式国际音标标写下列拼音字母拼写的普通话音节里的字母u、o,并分别描写其发音特点。
⑴guang(
⑵xuan(
⑶mo
⑷jiao(
3、用严式国际音标写出下列汉语音节中元音字母所代表的音素。
⑴ke
4、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征。
⑴[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⑵[ɑ]: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⑶[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⑷[ts碷: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5、根据描写的发音特点,用汉语拼音字母写出音素。
⑴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⑵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⑶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⑷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6、根据下列词的释义进行词义分析
⑴法网:比喻严密的法律制度。
比喻严密的 法律制度。
表示特征 表示类别
⑵推翻:根本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
根本 否定 已有的 说法、计划、决定等。
限制 动作 限制 关系对象
⑶吊楼:后部用支架支在水面上的房屋。
后部用支架支在水面上的 房屋。
表示特征 表示类别
⑷返航:(船、飞机等)驶回或飞回出发的地方。
(船、飞机等) 驶回或飞回 出发的地方。
动作行为主体 动作行为 关系对象
⑸抢手:(货物等)很受欢迎,人们争先购买。
(货物等) 很受欢迎,人们争先购买。
适用对象 性状特征
⑹进驻:(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
(军队) 开进 某一地区 驻扎下来。
动作行为主体 动作行为1 关系对象 动作行为2
⑺迷失:弄不清(方向)
弄不清 (方向)
动作行为 关系对象
⑻迷雾:比喻使人迷失方向,脱离实际的事物。
比喻使人迷失方向,脱离实际的 事物。
表示特征 表示类别
⑼迷茫:(神情)迷离恍惚。
(神情) 迷离恍惚。
适用对象 性状特征
⑽补白: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
报刊上填补空白的 短文。
表示特征 表示类别
⑾补考: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 人 另行 考试。
动作行为主体的限制 主体 限制 动作行为
⑿秋收:秋季收获农作物。
秋季 收获 农作物。
限制 动作行为 关系对象
⒀翻供:推翻以前所供认的话。
推翻 以前所供认的 话 。
动作行为 限制 关系对象
⒁抢夺:用强力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
用强力 把别人的东西 夺过来。
限制 关系对象 动作行为
7、改正下列句子中的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⑴我们去运动场为李明光喝采,为他加油。
“喝采”改为“喝彩”
⑵未来的鸿图描绘出来了,但要实现目标还得付出汗水。
“鸿图”改为“宏图”
⑶你要接受教训,可别重蹈复辙啊!
“复辙”改为“覆辙”
⑷如果价格上没有优势,光是装璜精美是难以吸引顾客的。
“装璜”改为“装潢”
⑸深秋时节的公园,百花已经雕零了,缺少了往日的生气。
“雕零”改为“凋零”
8、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
⑴我 明 天 上 午 请 朋 友 看 电 影
1 2 1-2主谓
__ ___________________
3 4 3-4状中偏正
_______ ___________
5 6 7 8 5-6定中偏正,7-8 递系复谓
___ ___ _____ _____
9 10 11 12 9-10述宾,11-12述宾
_ __ _ __
⑵我 明 天 上 午 请 好 朋 友 去 看 电 影
1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 3-4状中偏正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 6 7 8 5-6定中偏正
___ __ ______ ________ 7-8递系复谓
9 10 11 12 9-10述宾,11-12述宾
__ ____ __ _____
13 14 15 16 13-14定中偏正
__ __ __ ___15-16述宾
⑶清 洗 高 楼 的 技 术
1 2
_________ ___ 1-2定中
3 4
___ ___ 3-4述宾
⑷削 苹 果 的 刀 非 常 锋 利
1 2 1-2主谓
_________ _______
3 4 5 6 3-4定中偏正,5-6状中偏正
_______ _ ___ ___
7 8 7-8述宾
__ __
⑸削 苹 果 的 皮 非 常 容 易
1 2 1-2主谓
_________ _______
3 4 5 6 3-4述宾,5-6状中偏正
__ ______ ___ ___
7 8 7-8定中偏正
____ _
1 2
_________ ___ 1-2定中
3 4
___ ___ 3-4述宾
⑷削 苹 果 的 刀 非 常 锋 利
1 2 1-2主谓
_________ _______
3 4 5 6 3-4定中偏正,5-6状中偏正
_______ _ ___ ___
7 8 7-8述宾
__ __
⑸削 苹 果 的 皮 非 常 容 易
1 2 1-2主谓
_________ _______
3 4 5 6 3-4述宾,5-6状中偏正
__ ______ ___ ___
7 8 7-8定中偏正
____ _
⑹来 挖 煤 的 工 人 出 去 了
1 2 1-2主谓
___________ _____
3 4 3-4定中偏正
_______ ___
5 6 5-6连动复谓
_ ___
7 8 7-8述宾
__ __
⑺挖 煤 的 表 层 很 容 易、
1 2 1-2主谓
_________ _____
3 4 5 6 3-4述宾,5-6状中偏正
__ _____ __ ___
7 8 7-8定中偏正
__ ___
1 2 1-2主谓
___________ _____
3 4 3-4定中偏正
_______ ___
5 6 5-6连动复谓
_ ___
7 8 7-8述宾
__ __
⑺挖 煤 的 表 层 很 容 易、
1 2 1-2主谓
_________ _____
3 4 5 6 3-4述宾,5-6状中偏正
__ _____ __ ___
7 8 7-8定中偏正
__ ___
9、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歧义句子
不 适 当 地 浇 水 施 肥
① 1 2
1-2状中偏正
_______ _______
3 4 5 6 3-4状中偏正,5-6联合
_ ___ ___ ___
不 适 当 地 浇 水 施 肥
① 1 2
_______ _______
3 4 5 6 3-4状中偏正,5-6联合
_ ___ ___ ___
不 适 当 地 浇 水 施 肥
② 1 2 1-2状中偏正
_ _____________
3 4 3-4状中偏正
_____ _______
5 6 5-6联合
___ ___
10、从造词法角度分析下列词语的构成
⑴刀山:句法-修辞综合式 ⑵老鼠:词汇学造词
⑶眼红:句法学造词 ⑷轰隆:语音学造词
⑸哗啦: 语音学造词
⑹马路:句法学造词
⑺老虎::词汇学造词 ⑻板鸭:句法-修辞综合式
11、根据谓语的性质指出下列主谓句的类别,同时指出根据主语的不同语言性质划分句子的类别。
⑴那本书确实内容编得非常精彩。 主谓谓语句、受事主语句
⑵他对什么人都一视同仁地接待。 动词谓语句、施事主语句
⑶那个人我昨天在图书馆看见过。 主谓谓语句、受事主语句
⑷大礼堂里正在放电影。 动词谓语句、处所主语句
12、下列汉语拼音拼写的音节中,都有字母a,它们实际上代表不同的音素,描写出这些音素的发音特点。
⑴zhang: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⑵kai: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13、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汉字注音。
⑴*床第(zǐ) ⑵绽开(zhàn) ⑶自诩(xǔ) ⑷龋齿(qǔ)
⑸舐犊(shì) ⑹歃血(shà) ⑺酗酒(xù) ⑻赝品(yàn)
⑼皈依(guī) ⑽狭隘(ài)
⑾玷污(diàn) ⑿连袂(mèi)
14、给下列汉字注音并按照韵母的韵头、韵尾的性质分类。
⑴智:zhī 开口呼韵母、开尾韵母
⑵琼:qióng 撮口呼韵母、鼻音尾韵母
⑶终:zhōng 合口呼韵母、鼻音尾韵母
1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关系。
①由于石油大幅度涨价,②有些国家出于解决经济衰退、工业生产萎缩、失业率高等难题和本国工业的需要,③只好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外国货物进口,④于是贸易保护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① ② ③ ④
12 1-2因果关系(承接关系)
_________ ___
3 4 3-4因果关系
__ _____
5 6 5-6因果关系
___ ___
16、从构词法和造词法的角度分析下列词语。
⑴天蓝:限定式,句法-修辞综合式
⑵绿化:后附式,词汇学造词
⑶拖鞋:限定式,句法学造词
17、指出下面句子中的歧义句,并用变换分析法进行分析。
⑴想念的是故土。
⑵理解的是内容
⑶反对的是领导
第⑶句“反对的是领导”是歧义句。
①分析:这个句子有两种意义理解。
A、反对的是领导(“反对”和“领导”之间是“动作-施事”关系)
B、反对的是领导(“反对”和“领导”之间是“动作-受事”关系)
②变换分析
A式可以作以下变换,B式不能:
反对的是领导→反对这个计划的是领导
支持的是群众→支持这个计划的是群众
学习的是雷锋→学习开车的是雷锋
B式可以作以下变换,A式不能:
反对的是领导→反对领导
学习的是书法→学习书法
看见的是老张→看见老张
⑷想去的是工人
⑸打他的是李豪东
⑹关心的是工作报酬
⑺他打破的是杯子
⑻看见的是张平
第⑻句“看见的是张平”是歧义句。
①分析:这个句子有两种意义理解。
A、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和“张平”之间是“动作-施事”关系)
B、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和“张平”之间是“动作-受事”关系)
②变换分析
A式可以作以下变换,B式不能:
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大家的是张平
反对的是小王→反对这个方案的是小王
学习的是雷锋→学习开车的是雷锋
B式可以作以下变换,A式不能:
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张平
学习的是书法→学习书法
看见的是老张→看见老张
⑼愿意去的是刘飞飞
⑽认识的是他
第⑽句“认识的是他”是歧义句
①分析:这个句子有两种意义理解。
A、认识的是他。(“认识”和“他”之间是“动作-施事”关系)
B、认识的是他。(“认识”和“他”之间是“动作-受事”关系)
②变换分析
A式可以作如下变换,B式不能:
认识的是他→认识小王的是他
知道的是王云→知道这个计划的是王云
学习的是青年→学习技术的是青年
B式可以作如下变换,A式不能
认识的是他→认识他
讨论的是问题→讨论问题
购买是服装→购买服装
18、纠正下列句子中不符合规范的异形词。
⑴为了搞好调查,社长亲自出谋画策,为这篇文章撰写的案语。“案语”改为“按语”
⑵学习汉字,一定要注意笔划顺序,不然字就不好看。 “笔划”改为“笔画”
⑶你不伏输都不行,水平差一大截呢! “伏输”改为“服输”
⑷他提着一箱磁器,走得气喘吁吁的。 “磁器”改为“瓷器”
四、问答题
1、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代表了那些音素?为什么用一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素而不会发生读音的相混?
2、“歌手”和“右手”的构词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3、虚词主要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4、**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哪些异同?
5、汉语为什么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6、*什么是老国音?什么是新国音?从老国音到新国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7、以ü开头的韵母有哪几个?它们在运用中有哪些变化规律?
8、言语义是不是词义?为什么?形成言语义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9、形容词、时间名词、副词都可以充当状语,为什么副词归入虚词?
10、为什么说普通话是一种特殊方言?
11、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任举一二例加以说明。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13、字母y、w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主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14、什么是词义的理据?普通话词“玉米”和方言词“包米”的词义理据有什么不同?
15、副词应该归入实词还是虚词?谈谈你的看法。
16、分别指出现代汉语方言及其代表城市,然后说明哪种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和为什么能成为基础。
17、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y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在哪些场合使用字母y?举例简要说明。
19、请简要说明“足球、水球、冰球、乒乓球”这些词的构词理据的异同。
20、依据能否带宾语,简要说明“打算”和“进行”的异同。并举例说明二者的主要差异。
21、同普通话相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方言影响正在逐渐缩小?
22、现代汉语各个方言之间差别非常大,为什么仍然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呢?
23、简要说明下列各个非层次词群的构成依据。
⑴长远-长久-悠久-久远-久
⑵沙发-吉它-咖啡-芭蕾-利比亚-塔
⑶打击-热烈-研究-美丽-书籍
24、施事和受事,在句子中可以出现在哪些位置?举例说明。
25、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26、“苞米、包谷、玉米、玉茭、棒子、玉麦”这些方言词,在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中应该如何处理?要不要把其中一些方言词消灭掉?为什么?
28、从构词法角度看,“围困、围棋、围脖”这三个词的结构是否相同?为什么?
29、哪些词主要充当状语?哪些词可以充当状语?举例说明。
30、今后汉语发展的方向会不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为什么?
② 1 2 1-2状中偏正
_ _____________
3 4 3-4状中偏正
_____ _______
5 6 5-6联合
___ ___
10、从造词法角度分析下列词语的构成
⑴刀山:句法-修辞综合式 ⑵老鼠:词汇学造词
⑶眼红:句法学造词 ⑷轰隆:语音学造词
⑸哗啦: 语音学造词
⑺老虎::词汇学造词 ⑻板鸭:句法-修辞综合式
11、根据谓语的性质指出下列主谓句的类别,同时指出根据主语的不同语言性质划分句子的类别。
⑴那本书确实内容编得非常精彩。 主谓谓语句、受事主语句
⑵他对什么人都一视同仁地接待。 动词谓语句、施事主语句
⑶那个人我昨天在图书馆看见过。 主谓谓语句、受事主语句
⑷大礼堂里正在放电影。 动词谓语句、处所主语句
12、下列汉语拼音拼写的音节中,都有字母a,它们实际上代表不同的音素,描写出这些音素的发音特点。
⑴zhang: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⑵kai: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13、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汉字注音。
⑴*床第(zǐ) ⑵绽开(zhàn) ⑶自诩(xǔ) ⑷龋齿(qǔ)
⑸舐犊(shì) ⑹歃血(shà) ⑺酗酒(xù) ⑻赝品(yàn)
⑼皈依(guī) ⑽狭隘(ài)
14、给下列汉字注音并按照韵母的韵头、韵尾的性质分类。
⑴智:zhī 开口呼韵母、开尾韵母
⑵琼:qióng 撮口呼韵母、鼻音尾韵母
⑶终:zhōng 合口呼韵母、鼻音尾韵母
1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关系。
①由于石油大幅度涨价,②有些国家出于解决经济衰退、工业生产萎缩、失业率高等难题和本国工业的需要,③只好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外国货物进口,④于是贸易保护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① ② ③ ④
1
_________ ___
3 4 3-4因果关系
__ _____
5 6 5-6因果关系
___ ___
16、从构词法和造词法的角度分析下列词语。
⑴天蓝:限定式,句法-修辞综合式
⑵绿化:后附式,词汇学造词
⑶拖鞋:限定式,句法学造词
17、指出下面句子中的歧义句,并用变换分析法进行分析。
⑴想念的是故土。
⑵理解的是内容
⑶反对的是领导
第⑶句“反对的是领导”是歧义句。
①分析:这个句子有两种意义理解。
A、
B、
②变换分析
A式可以作以下变换,B式不能:
反对的是领导→反对这个计划的是领导
支持的是群众→支持这个计划的是群众
学习的是雷锋→学习开车的是雷锋
B式可以作以下变换,A式不能:
反对的是领导→反对领导
学习的是书法→学习书法
看见的是老张→看见老张
⑷想去的是工人
⑸打他的是李豪东
⑹关心的是工作报酬
⑺他打破的是杯子
⑻看见的是张平
第⑻句“看见的是张平”是歧义句。
①分析:这个句子有两种意义理解。
A、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和“张平”之间是“动作-施事”关系)
B、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和“张平”之间是“动作-受事”关系)
②变换分析
A式可以作以下变换,B式不能:
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大家的是张平
反对的是小王→反对这个方案的是小王
学习的是雷锋→学习开车的是雷锋
B式可以作以下变换,A式不能:
看见的是张平→看见张平
学习的是书法→学习书法
看见的是老张→看见老张
⑼愿意去的是刘飞飞
⑽认识的是他
第⑽句“认识的是他”是歧义句
①
A、
B、
②
A式可以作如下变换,B式不能:
认识的是他→认识小王的是他
知道的是王云→知道这个计划的是王云
学习的是青年→学习技术的是青年
B式可以作如下变换,A式不能
认识的是他→认识他
讨论的是问题→讨论问题
购买是服装→购买服装
18、纠正下列句子中不符合规范的异形词。
⑴为了搞好调查,社长亲自出谋画策,为这篇文章撰写的案语。“案语”改为“按语”
⑵学习汉字,一定要注意笔划顺序,不然字就不好看。 “笔划”改为“笔画”
⑶你不伏输都不行,水平差一大截呢! “伏输”改为“服输”
⑷他提着一箱磁器,走得气喘吁吁的。 “磁器”改为“瓷器”
四、
1、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代表了那些音素?为什么用一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素而不会发生读音的相混?
2、“歌手”和“右手”的构词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3、虚词主要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4、**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哪些异同?
5、汉语为什么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6、*什么是老国音?什么是新国音?从老国音到新国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7、以ü开头的韵母有哪几个?它们在运用中有哪些变化规律?
8、言语义是不是词义?为什么?形成言语义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9、形容词、时间名词、副词都可以充当状语,为什么副词归入虚词?
10、为什么说普通话是一种特殊方言?
11、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任举一二例加以说明。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13、字母y、w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主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14、什么是词义的理据?普通话词“玉米”和方言词“包米”的词义理据有什么不同?
15、副词应该归入实词还是虚词?谈谈你的看法。
16、分别指出现代汉语方言及其代表城市,然后说明哪种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和为什么能成为基础。
17、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y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在哪些场合使用字母y?举例简要说明。
19、请简要说明“足球、水球、冰球、乒乓球”这些词的构词理据的异同。
20、依据能否带宾语,简要说明“打算”和“进行”的异同。并举例说明二者的主要差异。
21、同普通话相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方言影响正在逐渐缩小?
22、现代汉语各个方言之间差别非常大,为什么仍然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呢?
23、简要说明下列各个非层次词群的构成依据。
⑴长远-长久-悠久-久远-久
⑵沙发-吉它-咖啡-芭蕾-利比亚-塔
⑶打击-热烈-研究-美丽-书籍
24、施事和受事,在句子中可以出现在哪些位置?举例说明。
25、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26、“苞米、包谷、玉米、玉茭、棒子、玉麦”这些方言词,在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中应该如何处理?要不要把其中一些方言词消灭掉?为什么?
28、从构词法角度看,“围困、围棋、围脖”这三个词的结构是否相同?为什么?
29、哪些词主要充当状语?哪些词可以充当状语?举例说明。
30、今后汉语发展的方向会不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为什么?
前一篇:现代汉语专题教程(1)试卷及答案
后一篇:“哥们” “老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