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时代的BBS运营碎碎念

(2010-08-04 10:32:29)
标签:

it

媒体时代的BBS运营碎碎念

 

文、周瑭


 

BBS演绎到今天,从风起云涌到风雨飘摇。先行者们多已不知所踪,抑或娶妻生娃,抑或相夫教子。这个都不重要,昨天受友相邀参加PHPWIND8的媒体见面会。作为号称要做纯粹的BBS坚守者的自己来说,这样的场合有些尴尬,面对BBS的程序添加中有了BLOGSNSB2C、个人空间的融合,心情是复杂的。毕竟早先亲切与熟悉的BBS已经渐渐远去,也在随着舆情环境与市场有所变动。这个是谁都左右不了的东西。虽然自己一直未主持社区产品的运营,但也一直有参与一些大型社区的管理及社区原生态事件,及地方社区的产品规划与设计。在此,过多的用英文字母表述的业内术语我尽量不说,毕竟伟大的祖国明令禁止用英文词组描述汉语说法。感谢国家,我们现在开始讨论在新媒体下新型社区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用户角色粗略的可以分为两种:1、地方站长;2、商业用户;3、普通用户。无论用户群体对于社区有何种需求,但做为商业网站,其基于用户价值赢利的方向是不会动摇的。


 

一、地方社区的媒体化价值


 

 

综合类的大型商业门户逐鹿中原的同时,各地诸侯跑马圈地亦是正酣。诸如19楼,宽带山等地方社区渐渐由相对局限的交互型社区向区域门户转变。19楼的70码,宽带山的海运女,等等的事件无不体现了地方社区的媒体效应。众所周知,网络已经取代报纸广播等成为第二大媒介。而其转型除了其在运营过程中,品牌的积累与沉淀外。更有其商业走向的需求。正如很多人所提到,商家、广告主们对于媒体的亲近感更多的是来源媒体对于其品牌价值的提升。而基于此,目前地方社区的建设更多是依赖于走综合门户类。各种频道式展现的版面应然而生。


 

而从另个方面说,趋向于原始互动的论坛一直扮演的其实就是内容提供商,而地方社区扮演的则是信息的筛选,发酵。到最后包装。更多的则是对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这便是以下要说的普通用户向商业用户的转变。


 

二、社区的商业价值挖掘


 

    早期的社区,为了迎合用户需求。按照行业及地域划分出各种频道、版面。并引导相应的话题内容产生。这样的模式已经完全为用户所接受理解。而后来的博客异军突起,再到新浪的博客广告分成等形式的推出。一部分用户不再是局限于简单的互动,交流。而是向社区的商业路程行进。于是有了各种广告ID出没。更有论坛的广告投放。而这一切都潜伏着两个商业含量极高的词语,“信息精确投放”,“用户的转换率”。


 

    把普通用户向商业用户向商业用户的转变就必须要调整其相关功能设置,我们从新的各种的论坛开源机构的产品都不难看出。社区已经由直观趋静态的BBS向微观动态的商业化社区过渡。自然,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适合于这样的形式。个人更倾向于尘归尘,土归土。毕竟,专注的便是专业的。让专注的社区做专业的事情。这便是phpwinddiscuz等硬件所无法促成的事情。


 

三、用户体验注定社区的走势


 

时下,新型的网络产品相继推出。SNS、类SNS的个人空间、微薄。等等产品与BBS开始模式从组。一个大社区的理念突显了出来。对于社区的主题设置,方向的选定。主要还是从用户体验上来说。社区运营者们,一直所追求的是大社区。交流、学习、购物等等。妄图榨干用户心理的每一点欲望,或者用官方的说法是迎合了他们各种各样的需求。而方向性的发散取决于用户需求的延展性有多强。故,个人对于社区的运营应该与综合类门户的路线做适当区分。毕竟,无论从地方性社区、行业类社区的用户体验上看。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精准细分的信息与服务。而非大而全的筛选。


 

   当运营者准备打造一个社区的时候,更多的应该着力于对于用户的甄别,分析。而非一味的去追求相关功能频道的铺张。组建一个社区并非难事。而赢利的根本则是社区自身所具备的用户粘性。


 

    当我们看着各种眼花缭乱的BBS相关应用眼花缭乱的时候,或者可以多想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得专一些呢?正如有人所言,社区不局限于只是BBS,不能把BBS与相关的SNS、微薄等形态的产品把它与BBS隔离开来说。因为只要有交互性的就是社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是社区还是门户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