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奔走只为墙,履行协议又何妨?

(2010-04-12 09:35:49)
标签:

鹏程

六尺巷

围墙

公证书

泰庆

杂谈

千里奔走只为墙,履行协议又何妨?

 

——由江苏泰庆的网络求助的一点反思

 

 

曾经,朝气蓬勃的网民被别有用心者冠以网络暴民、网络黑社会等等诸多这样的头衔。值得欣慰的是,因为重视所以控制,而又因为控制,又让网络里各种民意充斥。当然也不乏具备高度政治觉悟的网评员。到现在,已经对网评员由最初的反感到最后麻木然后麻木到习惯。正如那些拼命在网上刷广告的五毛兄弟们一样,都是混饭吃,只是和现实一样,他们是网络里的余则成,刷广告的会被封号,跨省。但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有个词语叫——“体制内”。这是个很微妙的词语。试着用民俗去理解,体制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伙?也就是许多事件里我们对“老子审判儿子,亲娘监督闺女”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正是由于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行为,导致网络求助与网络申冤的现象越来越多,在论坛里,QQ群里俯首可拾相关案例。

 

这里以江苏泰庆公司的网络求助为例,以下信息来源于网络仅做事例参考。对事实真相不做定论,十分谢绝跨省及没收IDIQ等行为,欢迎网评员交流探讨。(仿宋体为原文引用、按照网络相关规定,屏蔽掉相关人员

 

昆山市鹏程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简称: 鹏程)在2006年11月4日把昆山市泰庆工贸有限公司(简称: 泰庆 )的房屋损坏近三年、起诉昆山市法院,审理时间拖至近一年、最终使泰庆花费了23350元。拿到却是一份驳回判决书。

 

鹏程于2006年11月4日,在泰庆的墙边挖深度达5米以上的坑,致使围墙突然坍塌,长度达10以米长,墙体总裂长度达12米以上,可见地陷0.6米,靠围墙堆放的物品全部滑落深坑内。鹏程为防止泰庆近墙只有1.2米的二层楼房坍塌,立刻采取加急取土填坑等措施,使得泰庆的物品全部被埋入坑内,锅炉烟囱被折弯不能使用。当天泰庆通知鹏程的现董事长吴朋到现场察看,回答泰庆的是因为你们的围墙陈旧,自来水管陈旧才引起围墙坍塌,水管爆裂,不是他们的施工原因并扬长而去。迫于无奈,泰庆在当天下午即报案到昆山市城北派出所(,并在公司内张贴的公司决议,几天过后因始终得不到解决又在2006年11月9日以公司决议形式分别报送给昆山市规划局、昆山市建设局、鹏程。直到2006年11月14号才收到昆山市规划局的答复函—鹏程未经行政许可挖坑、建房泰庆经多方申告,终在2006年11月28日,与鹏程双方签定了六条协议。其中第六条款明确:“轻微屋面漏水,裂纹的一切修理费用均由甲方(鹏程)承担,甲方在收到乙方(泰庆)电话通知和挂号信通知,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派人前来维修,否则每拖延一天,赔偿乙方人民币1000元,依此类推。” 泰庆房屋在2007年初开始渗水。泰庆分别在2007年的7月、9月、10月通知鹏程并给鹏程看了证明漏雨的公证书,希望鹏程能尽快解决,鹏程均说不是他们所为。因随房屋漏雨面积的逐渐扩大已经使泰庆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停产、停工直接给企业造成生产、销售上的经济损失。泰庆不得已以协议的第六条,在2008年6月底起诉鹏程。泰庆第一代理人崔颖(自由公民),向法庭递交了(1)协议;(2)2007证明房屋漏雨的公证书和2008年证明房屋漏雨的公证书;(3)一组被鹏程损坏围墙照片。 

 

为免摊上时下流行的网络毁谤,这里就简单提出几点现象讨论一下。从本身来说,只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吧,如果表达不准确,请各位法律专业的人士纠正。个人梳理出来的事件关键词大致是:泰庆违规挖坑、修建 —— 泰庆公司围墙和部分设施损坏 —— 签订六条协议——鹏程未履行——历经四年——08年起诉未果——泰庆四处奔走要求说法。其实这在我看来,也就是小学时候老师讲的,损坏东西要赔偿的事情。多简单,可到这里,按照一个朋友装X的说法是——你们大人的社会好复杂。其实也不无道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那里面肯定又涉及的原因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鹏程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就十分让人遐想,至于后面的拖欠,起诉中间曲折历程未果等等在此不做评论。还是那句话,体制内啊。

 

 

通过这个事情,想起关于六尺巷的传说:清朝的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待郎都是安徽人。两家相并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让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就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而在当下,一面墙的问题引来却是千里奔走,多方求告———极度无语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