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英不是神经性抽搐
(2008-11-08 15:41:48)
标签:
杂谈网络媒体民生话题意见领袖陈彤 |
网络精英不是神经性抽搐
文、周瑭
新浪杂谈著名哲学家独龙先生在玩了三回合劲舞团之后若有所思的提出了网络精英等相关概念,这里我想起在理想国际大厦18楼就读幼儿园中班的小浪同学。当然,大家都喜欢亲切的称呼他小小浪浪,或者说惊贱。惊贱同学不厌其烦挥汗如雨并神神叨叨日复一日的在我耳边哭诉着他的精英理论。因此,孰可忍,叔不可忍。有了再对网络以及精英说点废话的想法。请惟恐天下不乱的小朋友们不要把这当砖看,因为老夫是在说一个严肃的话题。
这里再简单的给对精英模式拍马屁的豌豆花生瓜子们普及一点互联网常识。这样便于本文的阅读。在IT圈内公认的新浪的内容是最强的,其实无须看新闻。有渠道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新浪编辑守则就可以知道,几十篇的案例说明讲析让人不得不佩服陈彤打造的新闻旗舰。新浪以名人博客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广告联盟。也就是WEB2.0最基本的赢利模式。这个概念其实一点不复杂,因为新浪本身不是做C2C的,博客只是新浪广告联盟的夯实基础。好了,就简单说到这里。惊贱自己应该对编辑守则和新浪的IMPACK(语法可能不正确,但懒得拿U盘拷贝了)广告模式比我清楚。所以能理解我阐述这段的目的。至于不能理解的,爱咋咋滴,本身我也不是来写新浪史记的。真想知道,你们自己去北京问陈彤。为不浪费时间,下面直接进入正题并直接讨论与杂谈相关东西。
1、对网络社区的转型
老夫在年前就说过,这不再是网络红人速成的年代。很多人都还在跟我碎碎叨叨早期的神话。那是神话吗?大环境所致,小浪先前也提到过,一马青尘的终极体现其实是新浪论坛的整个团队。而一马做了这个团队的代言人。认可他的工作实力,但不代表可以无限制的夸张。这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互联网不需要神话了,需要的是务实和向新型网络媒体靠近。
2、网络媒体需要什么?
如果说我们可以高兴,那就是很高兴的看到杂谈对于民生话题的呈现。隔着屏幕我都能想象到当杂谈话题被传统媒体跟进时候,小浪在理想国际的厕所里偷笑的样子。CCTV出现杂谈的话题,这不得不说的确是成功了。我不否认工作人员背后的努力。辛苦的注册马甲,再不厌其烦的跟合作媒体们通电话吃饭。我是讲网络媒体需要什么的不是吗?是话题,那是怎样的话题呢?最优秀的话题当然是自然引爆,而编辑们的工作是推进,放大,无数次的发酵。那平常呢?不得不说,不是每天都有军嫂,也不是每天都有农家女。接下来该做怎么样的话题?从杂谈的动作上,我得出一个结论。想笑。
3、话题的呈现
当有同志给我的手机消息里出现纪实频道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回了一个字:操。没办法,我一般跟熟人都这样讲话,请读者原谅。我们可以看见的话题是怎样呢?事件人物,杂谈几乎倾一站之力在做。但实际上,淡化了互动社区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互动,这本身就是新浪的软肋。这个从帖子的回复量可以看出。如果除掉编辑们的马甲,其实一个热贴里面,真正有意义的回复不多。从前段时间奥运的运作里可以清晰的看出。所以,杂谈怎么去改变10:1的阅读和回复比例。或者更大,新浪的特性注定了其做内容的倾向。但请小浪们记住,这是社区,不是频道。如果坚持着把话题肤浅呈现的话,杂谈里的核心版友将会越来越少,怎样做互动想过吗?你可以命令编辑,但怎么去命令用户?这句话的原作者是原新浪某频道主编说的话。
4、怎么形成互动
先前,自己尝试过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游戏来形成旋涡。难听点的叫勾引版友。这不是不厚道,是大家其实都体会到了互动的乐趣。这才是BBS的最根本的魅力所在。如果看新闻的话,我想,何必来论坛呢?至于说近期的事件人物,小浪与编辑们还做出了一套关于民生话题的运作模式。在军嫂等事件的影响下。我想大家是不是热情高度膨胀了?能否缓一下,不要以为网友还处在忽悠的年代。杂谈要做的是否是更有文字价值的讨论。那培养扶持一批较高水准的原住民写手是不是比去弄那些可有可无的话题更重要呢?这是一个误区,一个小浪们不愿意走出的误区,因为两个原生态的事件让你们陶醉得不愿意醒。于是,成天拉一些路人甲乙丙丁们来哭诉他们的血泪史,以求还能出现军嫂第二,农家女第二来对新浪这一品牌做完美的市场营销。其实,错了,社区哪禁得出这么多话题的摧残?网民的激情在今年过度释放了太多。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沉淀下来,通过高质量的评论来形成话题旋涡呢?增加影响力,增强网友互动。
5、网络精英是什么?
小浪应该知道,网络媒体其实在增加自身影响力的时候不可货缺的就是网络精英。而想当然的以为是名人,于是,博论坛了。于是VIP了。当然,我也说过,这有一部分是SNS的互联网跟风。大家都知道,至今为止SNS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赢利模式出来。对这问题不做讨论。小浪认为博论坛进入是一个契机。我也承认,但是否操作欠妥呢?网络精英不是泛名人,也不是杂谈近期所谓的那些无聊上网发泄的所谓事件人物。真正的网络精英是什么?是意见领袖,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才是网络媒体真正需要的。你觉得最近出现的事件人物够得上意见领袖吗?或者就说网络精英吧。他们的可替代性非常之强,任何ID都可以把他们替换掉,又何来精英一说?
综上所述,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杂谈现在的论坛模式是急功近利的。当然,这一观点的存在仅限于探讨范畴。大可当我是闲得蛋疼。版面对于原生态写手重视态度,以及对话题的引导模式,个人看来是需要调整的。你们所谓的网络精英其实真只是神经性抽搐,而不是真正的网络媒体的意见领袖。
最后这句与该文无关,感谢独龙先生友情客串了一把九十后。用杂谈另一精英才女枯荷的话说。其实独龙先生全家都是哲学家,全村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