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浪杂谈:坚强、坚持、坚定
(讲述:惊贱;整理:路过红尘)
前言:
我宁愿把那场灾难只当做一件平凡的事情,可是,无论怎样都是无力的。毕竟,我们都为之扼腕与痛惜。这样的话题过于沉重,而如今再去提起,只是回味那些感动与坚持。在与惊贱的对话之中,我想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原本,你我他,我们曾经在这里一起不抛弃,不放弃。
与绿丝带有关:
5.12不是事件是一场灾难,我们需要一起坚强去面对。感动无处不在,很难去界定分类。我努力试试吧。第一次感动是源于杂谈最早关于地震帖一个互动信息帖,作者是青砖客,这个帖子汇集几乎大半个中国震感信息,让我们快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并立刻开始部署。感触最深就是杂谈网友自发的拯救军嫂王琢的行动!网络这个平台快速凝聚整个中国的力量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也是绿丝带的缘起!我很自豪,就是杂谈,也是整个新浪论坛,然后扩散到整个新浪,乃至整个网络和中国。我们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点点滴滴扛起一条希望的通道。我会尽力摄取大家的能量,尽力集结网友们的想法,一起为未来的重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原由:
一位军人前往前线之前发出一份求助信!为他不能去救助的妻子和7个月的孩子,她们也身陷灾区!希望好心人可以给他们带点水和食品以及自己的关心。
求助信发出之后,整个网络开始行动!20小时后!奇迹发生了!军嫂找到了。她在抗灾指挥部发帖感恩!感谢所有中国人 感谢网络给她带去的希望!!这时候我们发现,网络离灾区很远,却又是那么近,每个人问自己可以为灾区为中国做点什么并有答案的时候,你就是抗灾最前线!可是除了拯救军嫂我们还能做什么?去传递这种坚强这种爱这种希望!
我们发现这个奇迹中士兵是坚强的绿色!军嫂是生命的绿色!孩子是一个家庭希望的绿色!这位去往前线的士兵代表了所有抗争在第一线的人们!而这位军嫂和没有出生的孩子则是代表了所有的灾区的同胞啊!!!我们必须去继续拯救!必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让灾区人民让所有关心灾区的人民让整个中国知道!!只要人人尽力!我们可以一起坚强一起去爱一起有希望!!!!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具象化的东西,最终我们选择了绿丝带!
意义:
绿丝带主要在做三件事情:
1、传递绿丝带精神,传递中国人需要的坚强 爱 希望
2、当绿丝带提醒所有人我能为中国做什么之后,答案很多!我们将其中人人可以做到的变成各种倡议书,汇总,提醒自己也提醒所有人!我可以做的事情原来可以这么多!
3、个人可以捐助物资!但他们却无法将物资送到灾区同胞手中!那么新浪可以做什么?我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打通了第一条去往灾区最前线的绿色通道!
我们通过绿丝带志愿者们捐助 分拣 运输!通过绿丝带合作机构川航将物资直达灾区第一线!并由灾区绿丝带志愿者们亲手送往灾区人民手中!!并给他们系上绿丝带,告诉他们!我们在一起!13亿人在一起!!
我们对心灵的未来有三个核心的计划
1、自强不息!2、互助互爱!3、中国未来!
方式:
绿丝带传递方式,请大家一起传递:
首先邀请对方:请参与绿丝带行动,为灾区同胞尽一份心!
对方同意之后:请伸出您的左手。
开始慢慢的系。
同时讲述:绿丝带是在传递坚强 爱与希望!您会发现系上他有点费事。
稍作停顿……
因为一个人系不了,需要我帮您系。
指一下自己手上的绿丝带说:我这条也是别人帮我系上的!我也希望您可以 去帮别人系上。
握住别人的手说:这一刻我们和灾区的同胞们真的在一起了!
松开手微笑用感恩的心态说声:谢谢您!
网络这次在赈灾中表现令人叹为观止。国家和主流媒体都表达高度的赞许。
但是如何更加理性有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们坚信每个人出发点是美好的,并认同激情的冲动。但是如何更好的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更好的有序理性看待各种正面负面的信息,自我判断以及自我管理很重要。我也在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做一个理性并激情的爱国者!志愿者!杂谈需要持久去关注漫长的重建过程。千万别懈怠,有始有终的关注。这样才能期待网络赈灾大本营的义务和作用。一起努力吧。未来需要我们坚持!以及力所能及!
与新浪杂谈有关:
杂谈定位:
一定要说杂谈的定位:那就关注社会 影响生活吧,平等·客观·真实
只有大众的才是主流的,主流是趋势不是谁硬给的,大众导向和政府趋势就是中国趋势。歌颂还是批评都不是杂谈的方向,尽可能让我们自己发出平等真实的原声是最重要。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外界趋势决定事态发展,比如圣火 比如地震。我们做我们觉得正确的事情,尽可能真实并理性。
版友印象:
杂谈版友很多很多,最早越跑越开心啊蜡笔小邪啊墨疯来也……由于一些特殊事件很深刻就是北政、二月丫头、公交妹妹……还能记得武汉七七这样美女啦菜刀门和拍砖盟的那帮人……玩个性的E派、张怀旧之类,成为名博的抚摸 三峡 辣舞等等,永远消失的雪小爱 内衣妹妹……嚎叫思考型的豌豆等等。我肉麻却诚恳的表白,我真TM的爱所有来过杂谈的筒子们,色情广告除外。杂谈成长是这些ID们活活垒起来的。
话题印象:
杂谈新锐近期影响最深刻的是一位火车司机和一位灾区警察,慢慢关注这种有强烈现实身份标签的ID,这是一种网络趋势。网络越泡真的越真实了。社会缩影。
老筒子们啊,常回来看看,世间没有完美只有包容才能心安。杂谈每一天都在变化,不是谁硬要改变,是顺势而变。一起建设这块地吧,旁观可以很冷静,但却无法去改变什么,只有参与才能建设你心中的杂谈。期待。
给新版友的话:
新筒子们,公众话语平台的魅力在于自由平等互动,关注并包容别人,才能被被人更好的关注。请好好享受吧,这里的快乐痛苦甚至残酷。这是时代网站的趋势,最早的中文互联精英得要死,用户同质化很严重,高级知识分子或者高工之类,不具备普遍性,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现在已经2。6亿网民,1/6中国人,这个普及程度足够高了,高到可以很好的表达呈现民意了。所以这些声音做好统计和分析就是标准的舆情。
当越来越多的大众变成网友,他们之间鸿沟也就不复存在了。媒体趋势加上民意趋势基本上就是中国趋势。不存在后退还是进度。是整个中国一起进步,中国人一定要用网络来界定不就是网友非网友吗?
网络话语权:
……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