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秘笈:胎息修炼法

(2007-08-28 10:58:27)
标签:

健康/保健

分类: 经典理论
 胎息概述
  一、什么叫胎息?
  胎息的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高深层次的内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影响,进入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自然进行,但却若存若亡。最高层次者,可达口鼻呼吸停止。
  二、胎息有什么用?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育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中国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发现,胎息是长生之径,仙道之门,是人体消除疾病、返还青春,与宇宙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佳境。修道者,无不把胎息作为修炼的高层次目标。
  生命来自胚胎,本自胎息而发,重新返回先天的胎息是生命自我再生。进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发生返老还童的转变。修炼胎息是从生命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胎息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人与体外能量的连接。
  胎息修炼到一定阶段时,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己启动“开关”,进行“充电”。更多的时候,它是主动地为人工作,常在人们最为疲倦,最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启动胎息就好象在人体内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动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长寿运行。
  更进一步讲,不是你在炼胎息,而是胎息在炼你。
  女性在胎息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是面部皮肤得到改善,变得细腻、红润,面容有光泽,这是任何美容手段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这是胎息使内分泌旺盛的结果。
  男性老年人则会出现每日清晨无欲而刚的阳举;脸上皮肤变紧,红润年青,黑斑显退。
  在上乘修炼中,胎息的另一个作用是“胎息养胎神”。无胎息,则阳神不得发育,更无从“出神”。
  正因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为古代圣人的专利,成为道家千古不传之秘。胎息象一座无形的高山,横卧在生与死之间,望不到它,捉不到它,解不开它,达不到它。
  胎息是道家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它的发明早于内丹术,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胎息的渊源,可谓从有中华文化开始,就有了胎息的学问。而现今可查的“胎息”学术创源于老子,老子就是通过胎息的方式,达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长生之道。
  胎息的特征和层次
  (1)启动阶段的特征
  1、用调息法渐修的,主要表现在鼻翼扇动,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三凹出现:锁骨上凹陷,两肋骨之间凹陷,腕腹部凹陷。小腹出现悸动,丹田呈脉冲式跳动。当丹田向命门跳动时,皮肤气孔表现为吸气,周身皮肤感到发凉,反之丹田由命门向回跳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呼气,周身皮肤感到发热。丹田自律产生后,全身充气明显,甚至四肢发麻。
  2、用导引法或自发顿修的,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脏俯摇动,接下来是命门冲动,腹腔大起大落,如脱兔,如跃鹿,像一个风箱在鼓荡,有的人伴随着一道道白光和大海汹涌之势;最后是丹田跳动。此时进入较为平缓的有节律的微动。腹腔有内吸的感觉。
  3、共同的特征:腹部出现有节律的内部跳动,有拉伸的体感,有的人头部出现跳动,并有紧缩感。呼吸逐渐缓漫细长,一种快感渐渐在小腹弥漫开。
  (2)上轨运行阶段的特征
  它的初级阶段与内丹术的筑基、炼精化气这两个阶段的特征相似,如排除病气,产生津液,频频出现活子时,各种光、内景、马阴藏象等;高级阶段与内丹术的炼气化神阶段、练神还虚的特征相似,如出现阴神、阳神、结胎、元神出壳及天人合一等。
  胎息修炼法
  胎息修炼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是用什么方法实现胎息。真正进入胎息以后,只要知道各阶段的特征及要求,其余均顺其自然即可。自古至今流传的胎息近百余种,从启动胎息的角度归纳可分为五大类:
  一、导引启动法
  这类功法是通过各种动功的导此开通奇经八脉,运动脏腑,以此动胎息。为什么许多学员在没有学胎息法之前,就出现了丹田跳动的现象,已在不知不觉中启动了胎息?重要原因就是习练了导引法以及大小周天和体呼吸。
  二、调息引动法
  这类功法是通过调息而进入胎息状态的。有责任将其中效果较好的功法,现传授给大家:
  1、吸凸呼凹法:吸气时肚脐凸起,吸气要慢细匀长。意想全身慢慢扩大,把身子扩大到与宇宙一样大,同宇宙融为一体,宇宙间的巨大光明体(即能量与信息)由肚脐和每一个孔穴进入下丹田,闭息默念,本体光明!本体光明!(1至6遍)。呼气时肚脐凹进,呼气亦应慢细匀长并微提肛,意想体内的黑气、毒气、病气、不愉快之气从肚脐和每个孔穴排出,直入宇宙空间。吸--闭--呼时意念六轮后,内视下丹田半小时左右。
  2、吸凹呼凸法:吸气时,用意将肚脐轻微地往肚里面吸,向命门方向吸,吸得不能再吸时,再慢慢地呼出去,呼气时肚往外鼓。如此反复运息。
  上述两法可任选一法习练,熟练后亦可两法交互练习。一旦丹田气机能启发的运动,吸气时丹田收缩,呼气时丹田松张,出现自然的内功,或出现气流在丹田螺旋运行,或自发转圈,或立式旋涡法等;就是丹田气机发动了,就叫胎息。(照此特征描述看来,我的确已经达到了胎息启动了。)
  上述两法习练时,取任何姿势均可,但必须放松,主要是大脑要放松,必须宁静自然,不宜一本正经。
  养生剑指桩和睡仙功的体呼吸亦有相似的效果。
  三、奇经八脉促动法
  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奇经八脉是沉静不动的。当进入胎息时,身体就进入了先天生理状态,由奇经八脉的运动带动脏腑的生理状态就出现了。反过来,如果先打通奇经八脉,使其处于激活状态,十四经脉的气就会自然归入奇经八脉,八脉之气又自然归向下丹田,并促生命门元气,产生胎息。各种腹部以及四肢的导引活动都是为了带动奇经八脉,那又显然不如直修奇经八脉的功法来得快捷。
  道家称会阴为八脉总根。八脉一开阳气升,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
  日日习练就能心想到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小周天速成法,开放型大周天与此法有相似的作用。
  四、自然胎息法
  这是在修炼中真气交合时出现的,或是在性命双修的虚空大定中出现的,属自然胎息法。
  以上四大类引动胎息的方法均属渐修方法,来的较慢,一般敏感型的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迟钝型的是要用十年以上的乃至终生的功夫。
  下面再传授一种胎息顿法。
  五、自发动引动法
  在对自发动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发动现象可在人体任一部位出现,并可开发出该部位的功能。比如,用于四肢,可开发出功舞和神拳;用于手指,可开发出功画,随感治病等功能;用于舌头,可开发出灵信语(语言神境通);用于胸腔,可开发出“灵鸽”现象;用于下丹田,则可开发出胎息……。
  用自发动引动胎息的方法如下:
  1.要有“动引子”。如有已经出现过胎息的人,向未动者示范。丹田气机屐的腹部元气鼓满的起伏状况,使未动者在潜意识深处;种下胎息之相的种子。极敏感型的人,相见之后就会灵性萌动闻息而动。敏感型的则会在丹田之气充足时,在着意与不着意之间,自发顿入。
  2.在经络疏通,奇经八脉开启,丹田元气激活的前提下,只要经过适当的运动,周身温煦,毛窍开后,便可在舒体仰卧时,丹田之气顿然发动,修习者便可顿入胎息。
  3.在无“动引子”的情况下,在仰卧时,可进入一种自发动的状态,加意让下丹田出现自发动,然后进入着意与不着意之间,不久就会引动胎息。
  4.不敏感和迟钝型的人,可先习练导引、调息、奇经八脉类型的功法,提高自己的根器,待奇经八脉开通后,加意“下丹田可以自发动”,在劳累之后的忘我休息仰卧中,会突然顿入胎息。
  自发动引动法,又叫“相启动”,是绝对密而不传的天机。它的价值就在于“瞬间等于一生”,有些人一生的修炼成就,还未必赶得上这瞬间的成就。以上传授和介绍了五大类进入胎息的功法,到底练哪一个呢?能自发动的,练顿法;暂不能自发动的,练渐法。
  动功部分练养生剑指桩,蛹动贯气法和通周辅助功、聚气法,重点是胸腹蛹动和通周辅助功塌腰;静功部分练开通八脉法、调息法(任选一个),如果觉得八脉法不好记,练大小周天亦可,时间安排,跟着研修班作息时间表走即可。
  从理论上来说,胎息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脉皆开,呼吸往来,百脉皆逆,气血通畅,应该是百病皆除。息息归脐,寿与天齐。
  伴随胎息的一些现象:
  1.自然辟谷。
  2.自发动功。
  3.在肚脐的自动呼吸下,有人的手表(机械表)因磁场很强被磁化不走了。
  4.有人手、脚出现较强的静电,在接触他人时有“打人”现象。
  5.出现各种幻想、彩光、图像。
  6.有人头上出现七彩花环和超视觉功能。
  什么人不适合练胎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