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衡山庙(二)

(2010-07-02 23:04:48)
标签:

旅游

分类: 那些地方

http://s14/middle/48c867afx8a68ea91b0bd&690

                                       (现场

 

有两道锁锁着大木门,上边的一道是特种防盗锁,下边的一道是传统穿扣式挂锁将两扇门的下端跟门踢锁在一起,就想着庙里的神仙们究竟有没有必须非得借助于如此的形式去获得一份安全感的。

 

庙门上还贴着不算太旧的对联,红纸,用虽然有些歪扭但起码是还能够拿出手的字体写出。一幅是,人来人往进庙堂,小梱大梱(作为量词应该是捆吧)来烧香。另一幅是,欲学易先做人,要明道须修德。横披是很多地方能用着的有求必应。

 

分别从门缝和两扇窗子朝里边望了几眼,就像那妇女所说,的确是很多的神仙,像是有些排排相坐讲经论道的意思。还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那些神仙们下边写的字,分别有观音、观音菩萨、衡山爷、药王爷、文财爷等等,都还是彩塑出来的崭新。

 

庙前竖有简介碑,称衡山庙位于卧龙岗武侯祠偏西南十五里九龙口之处。这很像是现在广告上的一种地理指示方式,必得很倚重一处标志性建筑的。对应庙门外的正前方,还竖了一通重建太乙观碑,记载了太乙观原名衡山庙,宛城之南二十里,东濒水西依垄岗……乃风水宝地也。所引的历史记载是,“金贞祐二年(1214),敕改南阳县西南的衡山庙为太乙观。”不但历史有些悠久,中间还有一个行政干预的改制过程。就不知道现在这处建筑的正式名字应该是衡山庙或者是太乙观,也或者是两者兼之吧,毕竟名号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

 

庙前两侧,分竖两通功德碑,左边的一通刻的是臻于至善,首组重建衡山庙,捐请南岳衡山爷,丁相名善举请神之碑。立碑日期是 2007317。右边的刻的是正德厚生,捐请菩财药王送子神,丁相臣善士捐资贰万元。立碑时间是20073月。另外还有两通功德芳名碑,刻的是更多捐献人的名单,从2000元到50元不等,捐得比较多的是包括丁相瑛2000元、丁相平500元、魏清志500元、丁胜伟500元、丁玉献500元、丁玉霞200元、魏仁芝200元、魏厚余200元、魏金印200元、魏仁玉200元、魏厚昕150元、魏学成150元、魏家欣150元、魏玉华140元。捐献的应该大多都是现在本村的人吧,所以才用另外一通碑记录下了从庙坡村迁往外村的捐献人的名单,就包括迁到苏酒房庄的11人、迁到小梁庄的10人、迁到魏庄的4人,迁到新集的6人。

 

又问那拔过稠玉米苗的妇女,碑上刻的丁相名跟丁相臣是村里什么人,毕竟距离不远,声音提高一些就可以传达到的。妇女说丁是弟兄两个,在城里卖了好多年的米线,也算是从村里出去的有钱人吧。

 

更前方就是前边说的那处乡野微型土地庙了,并不太高的建筑也可以说得上精致,一端的脊兽或许已经被风雨毁掉了,里边看不出供的是黄袍加身的什么神仙,门脸上同样程式化地贴着有求必应。这就是衡山庙原来的样子吗?有意思的是它还可以跟已经扩大了规模的新的衡山庙前后共存,不知道烧香的信士们会不会两处都能够照顾得到,就像是对应着一个人的前世今生。

 

距离衡山庙更远处的左前方,建有一座不很周正的亭子,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准备继续扩大规模的衡山庙的一部分,六根柱子明显是借用废弃的电线杆而来。即便是不跟那庙连成一处,这座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有些歪斜的亭子,也可以单独成为一处景观的吧,坐在这村边的高处,可以看到水质已经有些严重超标准污染的淯水,还可以看到在河滩里自由自在吃着野草的奶牛,还包括河对岸的大片树林,如果再有些微风的话。只是能够看到的村里人都在地头田间忙活着,或许他们还不想拥有在亭子下放松的闲情逸致。

 

在村子边的田埂上,还放置着两尊巨大的石狮子,那应该是最终要安放在规模宏伟的庙门前的吧。只是这个时候衡山庙还没能建起那样的可供摆放石狮的空间,就不知道庙前边的晚玉米成熟之后,这对石狮子会不会从田埂上被移至衡山庙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叶树
后一篇:蛇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