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滚蛋”饺子

(2008-01-15 11:27:43)
标签:

休闲

分类: 5.日记
 

“滚蛋”饺子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

 

在我们北方,一直流传着“滚蛋的饺子,接风面”的习俗。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具体解释是五花八门的。

有人这样解释道:“人们出门远行时候,送别的人希望临走的人早日归来,就用饺子送别,意味着离别时间短,很快就能盼到归期;进门:指回来,表示对来人的一种欢迎,希望来人能够住的长久,面一般也做成那种长拉面形式”。

有人也这样解释道:“滚蛋饺子,名字既俏皮又亲昵,透露着亲人对远行亲人的理解与对亲人情意”。

还有人解释道:“所谓滚蛋饺子留客面!吃啦饺子再走,那路程上便如饺子一般顺顺溜溜圆圆满满,但不能吃面,否则走得就象长长的面条般拖泥带水;客人来的时候要吃面,是因为一碗热呼呼的面出来再卧一个荷包蛋,让客人吃得舒舒服服,住得安安心心”。

还有人说;“水饺在的煮的过程中是漂浮在水上的,给人以不安定的感觉,滚蛋饺子是希望自己的亲人远行顺顺利利地走,平平安安地归。进门再给他吃一碗面条,是希望亲人长久地住下来,不再离去”。等等。

其实不管哪种解释,这都是老话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据我自己的理解:所谓滚蛋饺子是因为饺子在众多的食物中是菜与饭完美的结合的东西,是融洽统一的典范。饺子在诸多饭食中,可以说是工序最多、制作最麻烦的一种。所以,亲人要出门叫他吃上一顿饺子,包含了亲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和无限的期望。我觉得这才是“滚蛋饺子的真正含义。

所以,滚蛋饺子接风面,实际上表示的是亲人对亲人远行的一种祝福而已。

即:祝福亲人出门顺利,归来圆满。

儿子明天又要和女朋友飞走了,他们一起将飞到意味着自己从此是个三等公民的国度里去生活,去工作。前途就像那句老话所说的那样:“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此一去江意味着与我们之间是隔山隔水的。意味着彼此之间两地茫茫。意味着归期遥遥,不知哪一年才能“夫妻双双把家还”。虽然儿子说了,他与女朋友早已商量好了,他们这一去只打算在外面工作几年,之后就会回国发展。可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话如同娃娃脸一样,说变就会变的。再说,这次去是和他的女朋友一起远渡重洋的,虽事先有约,但回不回来还得由他们两个人协商不是?到哪儿去,都意味着他们是一根线上拴着的两只蚂蚱,是不可能各自单飞的。此一去,顺焉?逆焉?福焉?祸焉?都难以预料。虽然做父母的知道小鸟长全了羽毛早晚是要放飞的道理,但亲情使我们终归放心不下儿子到外面自己去闯荡世界的这个现实。为了表示我们做父母的心意,从昨天开始老婆就开始念秧子了:明天你能不能早回来一会儿,给儿子包顿饺子。说句实话,我上班以来,还没有因个人的私事耽误过一次工作。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休,可毕竟还有一分工要做。请假我觉得还是不妥,就回绝了老婆的提议。不过,我还是叫她把东西买好,说:只要东西齐备,报还是快的。不过可能开饭的时间要晚一点儿了。老婆照此办理了。我人虽在班上,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这件事情。我终于忍不住地向主任说明了情况,主任通情达理地准了我2个小时的假(破了我几年来因私事不耽误工作的传统),我兴冲冲,也是匆匆忙忙地提前赶到回家中,给儿子包了这顿意味深长地“滚蛋饺子”。

儿子和我一样,虽然生活在以南方人为核心组建的家庭里,但儿子体内却遗传了我这个北方汉子众多的基因。在这个家庭里,饺子则成了儿子最钟爱的食品,他从小就爱吃这一口。我记得我曾经给大家讲过,儿子最喜欢吃我给他包的薄皮大馅的猪肉韭菜馅饺子。做别的吃食我不敢说我能驾轻就熟,但包饺子可是我的常项。再说,现在包饺子也不像从前那样,的自己和面,擀皮儿了,到面粉加工点儿称上几斤现成的饺子皮儿回来,方便得很。再加上在我没回家之前,老婆早已把韭菜切好了,肉馅也买好了,包还不是小菜一碟儿?我回来之后,挽起袖子就下了厨房。切葱、切姜、炸花椒、和馅,直到到成品出来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饺子就进锅了。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的时候,儿子显得异常的兴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子,可是吃了不少,呵呵。儿子向来吃饺子就“贪婪”,今天同为了多吃几个滚蛋饺子,甚至把自己的裤腰带都解了下来,使劲儿把我包地大饺子往肚子里“装”。要知道,儿子是个膀大腰圆,身材魁梧的大汉哟。他这次回来之后,为了控制体重一直在实施自己的减肥计划,一米八几的个头,平时就吃半小碗儿饭,秀气的很哟。无论你怎样劝说叫他多吃点儿,他都不听,似乎减肥计划是铁定的一般。可是一到吃饺子的时候,他好像早已把自己的减肥计划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放开肚皮吃地欢着呢,“战斗力”极强。

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戏说道:“儿子的肚子是不是橡皮筋做成的啊,怎么能伸也能缩哟”。

呵呵。

可是,无论我怎样“嘲讽”,儿子才不管呢,照吃不误。如果饺子有了剩余,他还要求他母亲第二天一定要给他油炸一下,继续着他的“战斗”。

这次儿子仍保持了这样的战斗力。

滚蛋饺子,接风面的习俗,在为儿子的前途的祝福中就这样被我们传承了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天天气真冷
后一篇:我后悔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