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发小我佩服

2024-12-15 10:29:37

博客第2672篇

2024年12月12日。最近一直在忙,没功夫与我唯一的发小路英闲谈,有时候她给我发来文字,当时没看到,等看到的时候再回复,就过景了,也就一看了之。她每天都看报纸,都到了全民上网的时代了,一看手机啥都有,她却仍然保持几十年订阅报刊的习惯,现在每年还要花上千元订报订期刊,没有她,我再也遇不到这样古老的人。她是我的骄傲,与别人谈起我有这样一个发小,不由自主就嘲笑他们,哼,你们的发小都是酒囊饭袋,而我的发小满腹经纶。她与我从来都是文字交流,哪怕是说天气也是字斟句酌,带有诗意。不知你注意没有,现在的天空湛蓝,看不见一丝云彩。今天零点三十分关阳台窗户时,仰望天空一片亮蓝,天白云淡,宛如白昼。那天她说抄来报载一对联与你共享: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我不禁脱口而出,好联。这分明就是她的内心的解读与追求。今天她自顾自洋洋洒洒给我发文字,她说:关于读书,苏童说的直白,余华说的宛转。我只粗略看了余华的几本小说,我更爱看他的散文。本来想有功夫的话细读一下,眼下还是空想。余华的散文有一些关于欧洲音乐的话题,前几个月《北京晚报》登载了一篇余华的文章,大抵是说关于儿童的音乐启蒙,中国的小孩子战胜了欧洲伟大的音乐家。发小一向喜欢音乐,对这方面有过人的欣赏。从今年四月份开始看王实甫的《西厢记》,抄了全本,抄了注释的一半了,多次遇到的十几个生字都略过。突然有一天不想略过,就开始查《古代汉语词典》,这一查便陷入了中国字的浩瀚宇宙中不能自拔,但也乐于其中。我说太佩服你了,都网络时代了你还能看得下去书,我啥也不读了,心里就剩浮华了。我说这些日子你在干嘛呢,原来是在抄书,你真是下功夫的人。你看书也就罢了,抄它干嘛,还打算背下来呀?她说记不住呀,因为所以。她说现在我是对字义的记忆好过对字音的记忆,比如粜、籴两个字知道字义,查了很多遍字音都记不住,念不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学的几句日语,会说但已不知其意思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引无数汉学家竞折腰。清初名臣张英(张廷玉之父)说:“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留心“。我不禁感慨道跟你聊天真叫长学问,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全都不知道。以后你列好书目,你读什么书我也读,否则和你比我只比文盲强一点,除了还识得几个字,我什么都不是。她说我大多是从报纸上得来,《人民日报》的多个副刊,《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墨缘“等等。请你欣赏扬州平山堂楹联: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衘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送夕阳迎素月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我说与你比我羞愧难当,我现在一天到晚象个没头苍蝇瞎撞瞎嗡嗡。我真要好好向你学习,充实自己,虽然人活着本身就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不充实自己,不给自己找点精神上的东西,活着更没意义。她说大概率不能同频,我看书很随意,可以说是查《古代汉语词典》中的字,字义引用某本书中的句子,有看不懂的地方才去查这本书中被引用的句子,算不上是读书,太杂了。我记性不好,读了也白读,成不了事的。我也不给自己压力,一切服从于兴趣兴致。你已经那么会作诗了,没必要随我,好诗好词好句是可遇不可求的,随缘吧,我读到了好文会与你共享,便是。从现在开始我就等着与她共享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