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说陆鱼少年行

(2016-05-20 15:00:00)
标签:

陆鱼

司马翎

古龙

武侠电影

分类: 读书随笔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开篇援引唐朝诗人李白《少年行》,此首李诗,画面感强,引人遐想。诗作咏史也好抒情也好,或根本是李自身通剑术少任侠的写照。这都不是重点,主要是以此为引,来说说陆鱼先生的一部武侠小说《少年行》——毕竟,陆鱼在小说里借主人公之口有提到李白的这首诗,且以此诗名为书名。当然,小说与李诗未必有什么直接联系,但作者本人以小说或诗作为载体,传达的浪漫的任侠情怀,许是相似或一脉相承的。
陆鱼的《少年行》这部小说,在武侠专著《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一书中,武侠评论家叶洪生先生曾作专文叙述,并从创作技巧、美学风格、历史创新等多方面充分肯定其意义,也由此评定作者陆鱼新派武侠开创者的地位。这些此前有多次提及,似不必再作介绍。因为年代久远,或还有其他内在原因,陆鱼其人其作,向来都神秘得很,难识庐山真面目。先说陆鱼其人,目前就有一公案未结,即他的生年为何?《少年行》出版之后,宋今人先生在书前专文介绍,文中提到陆鱼时年22岁,小说出版时间是1961年,以此推断陆鱼生年是1939年。但陆鱼的另一身份是诗人方旗,而在很多新诗选集里,都明确标注方旗的生年是1937年。究竟孰是孰非?实在难说得紧。
再说陆鱼其作,陆鱼创作《少年行》时尚大学就读,时年22岁(也许是24岁),先是陆鱼写好了两集并亲自送稿到真善美出版社负责人宋今人手里,然后获得宋氏的续稿邀请,稿件直积攒到六集约近20万字才着手出版。《少年行》原刊本为逐月出版,首集出版时间是是1961年7月,最后一集是1963年1月,即是说《少年行》总共出版了一年又半的时间。但这是出版社商业行为,小说大体创作时间靠前当在1960年,后几集或在1961年。换句话说,无论是读者或还是出租店,要集齐这套小说,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难度可谓不小。但主因还是小说本身的“不合时宜”问题,加之真善美出版社没有再版发行,造成陆鱼的小说长久绝版。半个多世纪来,世所难见。偶尔惊鸿一瞥现于网络,也多为藏书家高价收购去,普通读者根本无缘看到。
却说50多年后,北京有位藏书大家鲈鱼脍(简称鲈鱼,另有老鱼、小鲈、鲈鱼老仙等亲密昵称,而鲈鱼恰与陆鱼谐音,真是无巧不成书,冥冥天意乎?)通过他广博的人脉从友人处借得陆鱼《少年行》小说原刊本,并复制翻印成册,也才使得《少年行》这部小说的原始面貌真正重见天日,为人看到——当然也还是极少极少数人。说来也奇怪,《少年行》原貌虽未公开再版过,但改写变异版本却早已有之而且大行其道,既有《回魂神功》,也有署名公孙千羽的《剑试江湖》《南方之雄》二部作,网路上电子版更是早已流行了十数年。所以倒也不能说《少年行》这部小说是彻底绝版了的,毕竟故事主题情节是大同而小异的。
月前读罢《少年行》这部小说,因为读得慢——拖拖拉拉的读了有一个月,故事情节倒也了然于胸。读后难免有些观感想法,因有叶洪生先生的评论文章珠玉在前,笔者再评论是不敢的,散乱随笔性质的略谈一谈,似无问题。《少年行》一书篇幅约28万字(与叶先生论文里的45万言,相差确实不小),共分十集出版,每集三章,每章又分三个子题,合计三十章九十子题。(至于此“母章子题”究竟是否如叶先生所说的是陆鱼首创,以及深深影响古龙创作,殊难判定,姑妄信之。)而作为阅读量并不大的普通读者,笔者读后《少年行》感觉无他,唯觉不合时宜,换句话说是生不逢时。犹记得数年前苏照彬执导的武侠片《剑雨》公映之后,有口碑而无票房,最后仅以五六千万作结。输给乃属主流的武侠大片《通天帝国》多多。再后来有人如此评论《剑雨》——生不逢时的武侠佳片。若以此来套用一下说词,《少年行》何尝不是生不逢时的武侠佳作呢!
陆鱼《少年行》这部小说,在笔者看来,根本就是一部“超前”的武侠作品。超前的这个时间段,可以是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若跟古龙风格形成时期的作品相比较,起码早上十年;若跟司马翎风格陡变的后期作品相比较,起码早上二十年(如此言论,个人之见,不苟同者,可当胡说)。试举一例,凡读过《少年行》的朋友,或可与司马翎的《迷雾》《极限》等暗自比较一下,是否有相似之处?比如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