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云飞简介

标签:
杂谈 |
分类: 武侠专题 |
欧阳云飞,本名刘鸣盛,1930年11月生,山西省定襄县芳兰村人,台湾武侠小说作家。另有笔名余飞。1946年考入山西忻县农业职业学校,1947年被国民党政府征召参加青年远征军,辗转北平、大连等地。1949年随军去台湾。1957年退役后,生活潦倒,曾挖过石子,卖过冰糕,种过菜,摆过地摊,为养家糊口,凭着学生时期的功底,在而立之年被迫拿起笔,师承和借鉴《水浒传》、《三侠五义》等名著的章法技巧,取笔名欧阳云飞,尝试武侠小说的创作。参加了艺文函授,从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一直到研究班。日积月累,几经努力,皇天不负苦心人,其作品先在台湾打响,又在香港炒红,后在大陆畅销,是香港武侠世界社撰稿人、台湾南投县文艺写作协会会员。刘氏共创作40余部长篇小说,10余部短篇小说,约2000万字,有多家出版社争相约稿。
1978年,海峡两岸的坚冰开始消融。孤身飘零,客居异乡的刘鸣盛终于迎来了春天,实现了他梦寐以求、思念父母、寸草报春晖的夙愿,经香港中转与家乡亲人通了信。他的一位大陆文友曾赠诗给他说,“试看寸草偎春晖,海客冷月四十年。”直到1987年,刘鸣盛才作为首批被台湾当局核准的赴大陆探亲者之一,偕台湾籍夫人第一次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与堂上古稀之年的老母团聚。他百感交集,悲喜莫甚。
叶洪生林保淳合著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中对欧阳云飞其人其作偶尔提及,列出的作品有《魔鬼书生》1965、《毒龙谷》1964、《无影门》1963、《地狱门》1963、《恐怖谷》、《魔妓》1965、《玉搔头》、《鬼王笛》、《乞丐王子》等,约略评述为“基本上亦可归类于“鬼派”一脉,乏善可陈。”概似仅视书名而言,论断颇为主观。其实,刘氏作品当然远不及此,比如化笔名余飞,将台湾民间侠盗廖添丁的故事衍编成抗日武侠《廖添丁》,曾风行一时影响深远,深入台湾同胞民心(曾有林志颖释小龙主演电影《侠盗正传》)。
云南人民出版社曾有出版《欧阳云飞武侠作品集》,收录作品多达数十部:孤剑、豆腐大侠、神仙老虎狗、鞭影弥天花满楼、小鱼吃大鱼、小流浪、龙凤霸、九龙刀、好小子阿郎、好马不吃回头草、神国小神通、赌命浪子、尼姑的女儿、风流小子、猎鹰记、鬼面侠、鬼谷、催命阎王、迷魂塔、血珠恨、血剑屠龙、燕子飞 魔鬼的门徒、鬼火魔灯、魔王笛、毒龙谷、玄真宝录、海魔、魔鬼书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