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顿的口述实录之四《绝无禁忌》

(2011-01-25 10:36:3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笔
安顿的“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系列作品之四《绝无禁忌》,近日来用了差不多有一个多星期的业余闲散时间--每天早上上班乘坐公交车时和晚上卧床睡觉前,终于早上躺被窝里看完了最后的十几页。待合上全书,想着刚刚读过的情感故事,心下颇多叹息和感触。回顾过去这一年有半的时间里,安顿的“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系列作品,从之一《绝对隐私》到之二《回家》,再到之三《情证今生》,直到这本之四《绝无禁忌》,在这春夏秋冬不同的时段里一路追读下来,究竟缘何如此,我甚至自己都弄不清楚。
安顿的作品好像很多本,但直到目前我只看过这四本,而且都还是十余年前的旧作。我自觉很喜欢安顿的作品文字,但却从未去刻意收罗购买来读,总是适逢其会的随遇随读,其实这样也未尝不好。安顿的“口述实录”系列作品或还有其他的,以及小说我都还没有读过,至于以后是否会读什么时候读,那都还是不可预知的事情。其实就书名来说,《绝无禁忌》与《绝对隐私》是遥相呼应的,情感口述实录的内容当然也是大同小异。今回想《绝对隐私》那本书,其实我都有些忘记了的,甚至连当初读后的观感和想法也都忘记了,这个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也不能强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和事也确实容易变得模糊,甚至渐渐被淡忘掉。
再说安顿的这本《绝无禁忌》,收录的情感故事和题材,似乎是异于之前的那三本书。虽然未必比那些感人优秀,但是看点确实很多,当然带给人的视野也很大、感触也很多。安顿再出这个系列作品的第四本之时,我不知其有着怎样的一个心理形态,但是从书的序言“青春墓地”里还是表达了她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们每个人或都有自身精神情感上的困惑,有些是不能解答也无从解释,仿佛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合理。借着别人的情感遭遇以及思想观念,进而来寻找和发现、解答我们自己确实存在,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感情困惑。
我不知道当初《绝无禁忌》出版之后,是否会遭遇到很多质疑和批评之声,因为诚如书名里提到的“禁忌”一样,本书收录的一些故事,确实是在触摸禁忌、挑战人伦。就像第一篇故事“我说真爱比天大”,那是一个非常规的感情故事,当事人独特的言行思想和前因后果的遭遇,都是我们一般人很少见过、甚至根本就没听过的。世间万象如云山雾绕,当局者固然迷,旁观者也未必清。再说第二篇故事“我就是要把找这个家拆掉”,我现在还记得前几天早上读完之后的一些强烈感受,因为真的很让我感染感动,待读完全书之后我甚至觉得唯有这篇故事最让我感觉到苦涩中带着甜蜜的温暖,尽管心情感受也很复杂。一个懂事的女儿和一对吵闹半辈子的父母,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居然那么有戏剧性,因在女儿的“帮助”下,这对父母选择了离婚,三口之家庭也散掉了,这本是有悲剧的结果,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结束的只是痛苦纠缠,获得的却是幸福和谐,皆大欢喜如同喜剧。
但是《绝无禁忌》此后选录的几篇故事,却是越来越让人感叹,世事如常,千人千面。很多人都在各自的情感领域里,不按牌理出牌,挑战自我绝无禁忌。所谓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在她们或他们这些“新新人类”的眼里真的是无足轻重,突围传统和离经叛道,已经是跃跃欲试和正在实施的事情。现在与过去的界限,在今天早已经变得泾渭分明。“我早就做不成天使了”这篇故事里,谁能分辨得出故事女主人公爱与恨、灵与肉的真正区别?“我的婚姻里没有性”这篇故事里,谁能理解得了故事女主人公非凡迷乱的感情遭遇?“他们的需要早就了我的市场”这篇故事里,怎能不对买卖交易感到困惑?“只爱爱我的人”这篇故事里,怎能不对女主人的感情遭遇感到费解?至于最后分成两篇的“我不让任何人看出我有心计”,分明就是喻世和对拜金主义的批判吗!虽然已说了很多,但也并未单就某篇情感故事去做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我无心也无力去对安顿的这本《绝无禁忌》做太多的观感和评论。或也只能随想随写,哪怕是不知所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