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姜云行插图

标签:
杂谈梁羽生姜云行金庸插图 |
分类: 往事待追 |
众所周知在半个世纪前的港台地区,市场需求的缘故,写作和阅读武侠小说蔚然成风。当时可谓是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而尤为可贵的是金庸梁羽生等人的作品,这半个世纪来竟行销不断。至于这半个多世纪来,金庸古龙等人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也是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尤其是金庸的武侠作品,似乎是每隔几年就要被翻拍一次。此前仅是香港、台湾,甚至是新加坡,但现在却是内地,金庸小说影响所及,早已是方方面面。
我以为凡是喜欢读武侠的朋友,似乎很少有不喜欢金庸的,事实上金庸武侠世界的魅力,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再者,金庸小说因其独特的经营,品味自是有其不凡之处。其中漫画家姜云行和王司马的插图,的确为金庸小说添色不少。想早在十数年前我初接触金庸之时,就对其中的插图情有独钟,那种喜欢至今没有减去分毫,尤其是姜云行的插图。金庸十五部作品中只《连射鹿/神倚碧》六部插图为姜云行所作。
貌似有文章资料显示,或是金庸自己撰文说的:“姜云行的插图风格,在笔法上偏好工笔白描,在构图上喜好把重心放在图案中上部,而且多选择山中平地或村外开阔地带的打斗场面,人物常有凌空动作,哪怕是被抛向空中。姜云行的人物或冲逸不羁、或狷狂恣意、或恭肃鄙野,不一而足。所绘女子通常身影袅娜,长发如云,微微侧着的俏尖的脸悲喜莫辩。人物表情衣饰精工完备,衣带褶皱、花鸟山石气韵流畅,是传统的经典绘画技法和古今武侠小说最令人熟悉的插画风格。不足在人物大同小异,特别是射雕三部曲的主角面目相似、行头不变,不免遭人诟病。”当然,这是相对于王司马的或简笔或泼墨的插图而言的。
因金庸与梁羽生曾经共事,不但是很好的朋友同事,而且相互影响先后出道。姜云行与他们合作很多也很正常,但看早年的报纸连载小说影印,金梁小说的插图莫不是姜云行所作,而且数量之多,有些令人难以想象。相较于金庸小说而言,梁羽生的作品多其两倍有余,姜云行为其画的小说插图也更加多矣。但因为经营和重视不够,现在我们看到的梁羽生作品集都是没有插图的,这个令人非常遗憾,尽管可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偶尔所得内地早年出版的盗版的梁羽生小说,因其是盗版港版,所以很多还是有些插图的,而就我所看到的就有《广陵剑》《还剑奇情录》《联剑风云录》等等,至于竖排繁体的港版的《冰川天女传》《大堂游侠传》《剑网尘丝》《幻剑灵旗》等却也曾看到过,发现其插图皆是姜云行所绘。
附有姜云行插图的梁羽生小说,我目前仅有两部《白发魔女传》和《散花女侠》,其实没有要收集梁羽生小说的想法,有也只是因为有姜云行的插图的缘故。有时也很想抽空收集些姜云行的插图,奈何总是力不从心。日间因风雪如晦不能外出,呆在屋中无所事事,无意中想把我仅有的这两部梁羽生小说的姜云行插图拍摄下来,事情不难说做就做。而后进行剪切整理,相比于金庸小说的插图,虽然大都失之精细,显得非常粗糙,但也颇值得一观。就说《白发魔女传》这部1958年面世的小说,对于其中姜云行绘制的插图,套用别人的话来说:“梁羽生小说中少有峭拔的人物,可是练霓裳的美,是羽衣当风、巾袂翩飞的美。无娇弱造作之态,有任情凌人之气。而在爱情里,她亦只是个天真单纯的女子,刹那间红颜白发,如三月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夕风雨,簌簌殒坠如葬。但是本书里画出的练霓裳有点不伦不类,像昭君、像宝钗,独缺少江湖侠女的风范和睥睨天下的神韵。不论运笔、构图、描物,都和金版姜云行图非常相似。其实是同为一人,但感觉画工构图等等都无法跟金庸版插图相比,明显粗糙得多。但人物表情衣饰精工完备,衣带褶皱、花鸟山石气韵流畅,是传统的经典绘画技法和古今武侠小说最令人熟悉的插画风格。”当然,这既为赶工之作,更有自身笔力不够、风格不定的原因,这倒也可以理解。事实上数十年后金庸修订旧作时,再找姜云行为其小说绘制插图,那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的。金庸小说的插画,那已是姜云行的巅峰之作。惜乎梁羽生的小说时运不济,其作品的姜云行插画大都沦落湮灭无踪可寻,这个令人遗憾,只希望来日有有识之士的整理能让这些插图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