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温瑞安小说《朝天一棍》
(2009-08-26 20:40:52)
标签:
温瑞安武侠小说英雄系列杂谈 |
分类: 读书随笔 |
想当时梢头独占一枝春,嫩绿嫣红何等媚人,不幸攀折惨遭无情手,未随流水转坠风尘。莫怀薄幸惹伤心,落花无主任飘零,可怜鸿鱼望断无踪影,向谁去呜咽诉不平。
乍辞枝头别恨新,和风和泪舞盈盈,堪叹世人未解侬心苦。翻笑红雨落纷纷,愿逐洪流葬此身。天涯何处是归程?且让玉销香逝无踪影,也不求世间予同情。----温瑞安《朝天一棍》
温瑞安的小说《朝天一棍》是“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的第五部,前四部分别是《温柔一刀》《一怒拔剑》《惊艳一枪》《伤心小箭》,后面还有《群龙之首》《天下有敌》,以及尚未写完的《天下无敌》,计划撰写的《天下第一》《天敌》。《朝天一棍》完成于一九九四年中,相较于前四部小说,这部文风发生根本性转变,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其实温瑞安的“说英雄·谁是英雄”这个系列作品,自从一九八五年写作《温柔一刀》开始到现在,差不多足有二十五年,而且仍未全部完成。《朝天一棍》完成之后的这十五年来,此系列可谓是断了再续,续了再断,尤其是《天下无敌》之后的几部作品,令人望眼欲穿。其实温瑞安挖的这个坑实在太大,不知何时能全部埋完。
印象里记得最早知道和接触温瑞安的小说,那还是在我的初中时代,也正是温瑞安热兴起之时。如今是十五六年过去了,现在依稀的记得当时曾购买租阅过《刀丛里的诗》《惊艳一枪》《神州奇侠》等几部,除了《刀丛里的诗》之外,其他的印象并不深刻。而直到十年前上大学时,这才陆陆续续的接触和读到温瑞安的其他小说。而这十年时间里,我断断续续的差不多把友谊版的《温瑞安作品集》全部购置到手,这算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吧。至于后来的《群龙之首》《天下有敌》《四大名捕走龙蛇》和《斗将军》系列,因为温瑞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缘故,无论内容题材还是语言风格,皆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也就一直都没有找机会和时间和心情去看,好在来日方长,希望以后可以弥补这个“遗憾”。
再说《朝天一棍》这部书,近日花了四五天的时间,走马观花的抽空看完了,觉得下卷比上卷好些,可能跟有些人的看法恰恰相反。这缘于很多年前,我曾看过《绝命一石》这本书,其实也就是《朝天一棍》的下卷,记得当时感觉很好。说我喜欢温瑞安的武侠小说,尤其像《朝天一棍》这样的,或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容易说得清楚的,因为我有时已经把其看成哲理小说了的,而且非常纯粹。培根的《论人生》和格拉西安的《智慧书》,微言大义固然冠绝古今,但我觉得那太理性了,不大喜欢。反倒是温瑞安在其小说里,借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白来阐释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而且还是大段大段的长篇累牍,尽管有些世故说教和卖弄才情之嫌,但我确实非常喜欢这样的文字,或者道理。《朝天一棍》和温瑞安的其他很多小说一样,夹杂很多这样游离小说故事之外的妙语辩论,比之司马翎和古龙的有感而发偶尔为之,甚至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在这方面,我以为无人能出其右。或许,这也是温瑞安作品的风格和魅力所在。
温瑞安本就是个诗人,写武侠小说之时,总是带着诗意的笔法,遣词造句的功力,文字意境的美,令人无法想象,甚至叹为观止。这或也并没有错,但是太多太牵强,却也未免有因辞害义矫揉造作之嫌疑。至于破旧立新的写作用意,却也值得让人激赏。然而说到语言文字,就比如《朝天一棍》上卷,我完全是走马观花式的读完的,完全不顾情节事态的发生发展,直到下卷才稍微用心的去读完。资料显示,《朝天一棍》上卷大约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而下卷却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可见温瑞安对作品刻意追求风格转变的良苦用心。事实上很多温迷也确是从《朝天一棍》之后,才感觉温瑞安小说的不忍卒读。这未必就是温瑞安作品每况愈下,或许是心态的转变和风格的突破,尤其是相较于前期的作品来说,产生这种落差感觉,是正常合理的理所当然的。毕竟在这十几二十年的流光岁月里,总是有温瑞安的小说伴随我们由青涩懵懂到世故成熟一起成长,这应是我们的幸运。能把自己的每个人生阶段的所感所思都写进小说之中,而且三四十年来始终未曾间断,这让我觉得温瑞安才是真正的作家,真正的武侠小说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