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司马翎的遗作《飞羽天关》
(2008-10-22 19:46: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随笔 |
追求完美未尝不可,但却不知世间根本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和事……
记得月前读完司马翎的小说《饮马江湖》之后,感觉里竟是感慨不已,想不到金庸古龙之外居然有这么神完气足的武侠作品。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饮马江湖》的收尾部分太过于仓促,故事最后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安排,那么寥寥几笔的简单交待就算完事大吉,实在是令人气苦不已。感觉里那是多么好的一个故事架构啊,可惜就差最后那么一点点而没有凑于完美境界。但是想到司马翎的作品不似金庸一般事后能苦心孤诣的修正,而只是每天撰写千余字的报纸连载,甚至都没有底稿的写了前面忘了后面,但是能够达到如此的质量,也是实属难得的事情。我们后世不明所以的读者怎么还能太过于苛求其小说的不完整性呢?或许当我们年龄渐渐大了之后,我们首要学会的就应该是宽容和豁达,而不是斤斤计较的固执和较真。
就在这几日的闲暇时候,舍去司马翎的其他很多作品不读,单只追读完了他的最后遗作《飞羽天关》,午后看完最后一册的最后一页,真是郁闷得要死,感觉续书之恶更胜于无。想到古典名著《红楼梦》也是一部不完整的作品,因为研究专家考证曹雪芹只写就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或者其他什么人续完的,所以理论上严格意义来说目前流通于世的这部《红楼梦》,终究是部令人遗憾和叹息的伟大作品。但是后续的那四十回无论哪一方面虽然都未如前面的理想,但是毕竟构成了一部完整的《红楼梦》,这也是后世无论怎样都难以分开和割裂的事实。武侠小说因为其创作和流行的方式的独特,所以枪手代笔捉刀的续书情况更是司空见惯理所当然,所以古龙卧龙生司马翎等很多武侠名家的武侠作品,或多或少都有此类事情发生,对于这些真伪参半的小说,平心而论我们该怎么看呢,真的是难于说清。易容代卧龙生续完《天香飚》,司马紫烟代古龙续完《圆月弯刀》,司马紫烟代诸葛青云续完《江湖夜雨十年灯》,等等这些比较成功的事例也不是没有,但是大多还都是不尽如人意的。毕竟真伪参半和完全伪作还是有所区别的。
而今看了司马翎的《飞羽天关》之后,感觉小说后面的伪作真的是让人痛心,甚至还喜欢起古龙来,就比如他的那部《白玉老虎》,没写完就是没写完,那样不也挺好吗,好在我没去看那伪作《白玉雕龙》。延边版的司马翎作品集为恶不浅,而最可耻的竟然是那篇序文里说什么司马翎是在1984年留下半部《飞羽天关》撒手尘寰的,这简直是胡说八道,连司马翎的生卒年都搞不明白,亏得他们还有脸编辑出版司马翎作品集呢,须知台湾武侠评论家叶洪生早就撰文详细介绍过司马翎的。再说这部《飞羽天关》,读完之后似乎也并未为大家所说的那样了不得,虽然有着司马翎作品惯有的精神内涵,但是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至于小说中风水地理的堪舆之术,似侠客实近妖魔的笔法,只是取法还珠楼主的剑仙小说而已,至于后来的黄易以来影响至今的玄幻文学,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武侠创作创新而已,实不值得大惊小怪。港台两地武侠作者很多,但是唯独司马翎尘封最久,虽然司马翎也是最被忽视最应重视的武侠小说家,但是事实上或许也真的没有世间传说的那样地位卓绝。如今内地正逐部的出版发行司马翎的小说,但是我想或也不应太过神话了司马翎在武侠创作领域的地位。想到司马翎在那样一种创作环境里,能凭自身素养所学著述那么许多精彩的作品,实属难得之至。或许司马翎所赋予其小说中人物的如海智慧,缜密无暇的情节推理,还有武学上的独特创新,天才高妙的平空幻想,境界极高的人生领悟……等等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大家重视的看点。然而很令人遗憾的是1985年司马翎的最后作品《飞羽天关》在台湾《联合报》因被腰斩而辍笔,致使小说只完成半部,后面的部分是别人代笔完成的伪作,而今读毕全书之余,感觉是可惜了小说中李百灵和小关这两个绝好的人物形象,在其续完的伪作中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良可痛惜之至。《飞羽天关》虽只半部,却成司马翎的绝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