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走到中原大地,才更深刻的体会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河南,总听到人们讲古都--开封、洛阳、安阳,中华民族的一部文明史在这里写就。黄河中游,一直是我想拜访的地方。
2010年的春天,有机会来到郑州,才知道这里还保留着一段黄河古道。
曾经一次又一次的从黄河大桥上经过,但是,从未有机会走到这一段的黄河。都知道黄河经常改道,这段旧河床上,是黄河上最早的铁桥,建于1906年的黄河铁桥,由比利时的一家工程公司承包。新的河道离这里不远。
站在这里,看着浑浊的泥浆,稀疏的树苗,若是在别处,会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但现在心里知道,我已经站在黄河岸边,那沉重的颜色,好像那久远的历史,叫我不敢轻视。风很大,呼啸着,耳边响起了那首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我的心踊跃着,要到河里去看看。
这是郑州郊区不远的炎黄纪念广场边上的一段黄河古道。现在,河南人在这里开发了一个乘坐水陆两用艇游玩黄河的项目。
从黄河古道出来,就是现在的主航道,平静的水面上,还有一层薄雾。放眼四望,一切是那样的宁静、安详,就连河水,也几乎不起涟漪。
但是,千万不要给它表面的平静迷惑了,据说,黄河的水含沙量极高,河床到底有多深,谁也不好说。宁静的水面下,也许是几十米的沙浆。
黄河从青海玉树的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而来。2010年的4月14日,那里发生了一场地震。而这里,是黄河边上的桃花峪,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正是春天,却看不到峪里的桃花,真是遗憾。
其实不应该遗憾。斯旺夕照作为一条老驴,去过黄河的河套地区,去过有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去过黄河的入海口,一条黄河,流淌着数不清的故事。而这里,岸上的这条沟,叫鸿沟,它和西楚霸王一起,英雄故事流传了两千年。
假如不说,你能看出这上面的照片是在黄河的中心照的吗?近处,是河心的沙洲,远处,是黄河大桥,而驶在水中的,就是我们坐的水陆两用艇。
将要登岸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艇,其实就是一艘船穿上了轮胎。
在鸿沟下,在黄河河心的沙洲上,一群当地的老百姓正牵着马守候着。
你可以在沙洲上策马奔腾一圈,也可以骑骑马照照相。策马一圈,10元,骑马照相,2元,没零钱找,可以换人上去骑。这年头,骑马跑一圈才10元。河南的老百姓太实在了。去年暑假带小女在北京的郊外什么马场里跑一圈,100元呢。两圈二百,不二价。
骑在马上,想发思古之幽情,似乎太过矫情。因为,逝者如斯,那些刀光剑影都已远去。惟有黄河上的工业奇观还可以看看。这是正在建的一条黄河大桥。在千古遗址鸿沟的映衬下,好像非常的渺小。

拉近来看,其实蛮壮观的。
这些凌空的铁塔和电缆,正把源源不断的电流送往黄河两岸。听说,上游不远的小浪底发电枢纽建成后,对黄河下游的泥沙有一定的拦截作用。黄河河床升高的速度减缓了。
这是正在使用中的黄河大桥。曾经,一次又一次的从这条铁桥上经过,总想着有天要下来看看,今天终于实现心愿了,不单止下到黄河岸边,还走到河心。
黄河啊,黄河。
河边的泡桐花,开的正好。五千年前,这里的黄河,正是草木丰茂的年代,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就率领先民在这里耕种、垦殖。
这个,是纪念神农氏后面多少代的,那个会治水的大禹的。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愿你源远流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