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灣流浪狗安樂死之利弊分析

(2015-09-18 16:32:38)
标签:

流浪狗

收容所

流浪犬

人道

死亡

剝開道德的外衣-從動物的安樂死說起
2000/06/01 http://www.east.org.tw/images/Twitter.gif

- 台大獸醫學系教授 葉力森-

  因為隱誨和禁忌,長久以來很少有人能夠理智的正視死亡,或有能力規劃自己或他人的臨終品質。但在過去的一、二十年來,因為觀念的開放,安樂死的討論遂逐漸的浮上檯面,但是因為諸多社會、道德、法律,甚至宗教的價值約束,目前它仍然受到極大的爭議,而二十世紀納粹德國的種族屠殺,更為"安樂死"蒙上了污名,人們往往在不了解安樂死的本質之前,就先全盤的否定了它。但是我們若無法剝開這些文明的重重包裝,實在無從探討安樂死對於病患本身的意義與價值。

  在我們的社會中,其實已經有一些成員,長久以來都有接受安樂死的"選擇",並且得到法律的保障,牠們便是我們家中的寵物。這些所謂的同伴動物在人類的身邊,扮演著不折不扣的家庭一份子的角色,對於牠們,我們通常不像對待人類需要經過那麼多的價值巧飾,使得這樣的關係反而益顯真實。如果您覺得人會思考,有自我的認知,怎能與動物相提併論,那麼請比較一隻導盲犬與一個植物人的思考與認知,或許有助於您打破物種主義的藩籬。我試著由一個獸醫的角度來探討與介紹安樂死對於一個生命個體的意義,應該是相當合適的。

  依照希臘名醫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言,人類醫師的兩大責任分別是延長壽命與減輕痛苦,但是當兩項使命發生衝突時,便出現矛盾。對於患者來說,獸醫所扮演的角色與人醫並不相同,為患者施行安樂死,也較沒有先天的束縛。當不再考慮道德的、法律的、社會的理由,安樂死對於患者個體與其至親的直接影響,有許多都可以由寵物的安樂死來觀察,事實上對病人本身真正有意義的,也僅僅是這些而已。

  安樂死的原始定義是"安詳無痛的死亡",它是一種非自然的,由外力所造成的死亡,而與其原因及動機都沒有關係。但是在人類的醫學上,因為各種價值的約束,通常會採用較為狹隘的定義,例如美國安樂死協會便把安樂死定義為"為終止強烈的生理痛苦,以無痛的方式結束生命",即只有垂死的病人才能作安樂死的考量。在獸醫學上來說,動物所採行的標準則寬鬆的多,也更符合其原始的定義。目前社會大眾對於人類安樂死的分類,第一種是由自己意願所主導的,這一類的安樂死,無論是否有人協助,基本上其本質均為一種自殺行為。第二種則是由他人所主導的安樂死,為對於失去思考或表達能力,又長期受到身心痛苦的人,施行所謂的加工死亡。這一類的安樂死則與動物的安樂死相當類似。

  動物的安樂死不能一概與人類相提並論的另一個理由是,畢竟許多寵物在家庭中的地位無法與人類的成員完全一樣。根據統計,與主人關係不夠親密的動物,較容易因為各種原因而被遺棄或遭到安樂死。這些狀況包括於衝動購買又不符合主人期望的寵物、主人生活型態改變、主人生病或死亡、動物的行為問題,以及其他微不足道的理由,例如掉毛或弄髒地毯等等。因為這些動機所施行的安樂死如果在人類的社會中出現,將不折不扣的被按上謀殺的罪名。即使是在獸醫師的立場而言,通常也很不願意為這樣的健康動物執行安樂死。

  至於出發點為終結動物的痛苦,或將年老垂死的動物安樂死,則是獸醫經常執行的業務。自然死的過程可以是非常痛苦而漫長的,無論對於主人或動物來說,終結這樣無謂的痛苦或折磨,對兩者或許都有好處,至於動物要受到多少痛苦,才應該考量執行安樂死,對於每一位主人或獸醫來說,都存在著不同的思考,絕對不是容易的抉擇。

  對於獸醫來說,為動物執行安樂死,可能是業務中最有壓力的部份,但也可能是最有收穫的部份。對於動物來說,安樂死是生命的終結,應該是安詳的過渡過程。對於主人來說,寵物的安樂死同樣也有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獸醫在處理動物的安樂死時,除了動物的福祉之外,事實上也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在處理主人或其家庭成員的問題。

  在決定為動物執行安樂死之前,有許多的考量,尤其是在考慮是否應該因為健康以外的原因而將動物處死時,我們需要先了解為其再找到合適主人的可能性及機率;而且依照動物保護法,只有在動物收容所中的寵物,才能因為無人認養,且數量過多而執行安樂死。至於痛苦及生病的動物,或治療無效的末期動物,我們需要考慮動物身心痛苦的程度、疾病的預後、治療方法的代價、主人的財務狀況、時間、情緒、動物受苦的時間、有無痊癒的機會等等。

  對於極度年老的動物,如果動物失去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不但主人困擾,對於愛乾淨的動物也很挫折。如果動物仍然健康,但因為行為或意識改變,而變得會兇、亂叫、不安,也常令主人困擾,而可能會面臨安樂死的考慮。何時是安樂死的正確時間,隨著動物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通常主人愈視動物為己出,下決定就愈困難。當動物福祉的考量與飼主的意願或能力相衝突時,獸醫應該教育並且適當引導飼主,在考量動物最佳福祉的狀況下,衡量情事,作出最好的決定。

  獸醫師在很多時候,可以協助飼主作是否進行安樂死的決定。一般來說,除非動物真的是極度痛苦或重傷,應該儘量讓動物有機會痊癒,主人也可以從動物的角度,考量牠是否還能夠有機會享受生命 (顯然每個人的享受層面非常不同) 。我們可以說動物失去大小便的控制能力、呼吸困難,以及對於吃喝失去興趣,都是生活品質低落的象徵。沒有心理準備的主人在作事關生死的決定時常需要較多時間,應該在不威脅動物福祉的情況之下,讓主人來做最後的決定。有時請飼主獨立於親友之外作決定,也是一個好主意(親友通常會建議主人早些讓動物走,以使生活恢復常軌,但人類的安樂死剛好相反,親友或社會往往會責怪作出讓親人安樂死決定的人)。

  與人類的情況類似但原因不盡相同的是,有的主人最後仍會決定讓動物自然死亡,但是動物在家中自然過世並不代表家人能在關鍵的時刻陪在牠身邊,除非主人能夠專職照顧動物,不然大多數動物還是會孤獨地死去。安排好的安樂死則可以確保動物能安心且安詳地在主人懷中死去。

  在作好安樂死的決定之後,獸醫師應該向飼主詳細說明程序,並且預約執行的時間。一個好的安樂死,應使用適當的鎮靜及麻醉藥物,以及在適當的環境中由有經驗的人員來執行,如此無論對動物或主人來說,才能達到一個平靜而且安詳的過渡過程。對於生者來說,下決心讓心愛的同伴在特定的時間接受死亡,的確會造成非常大的壓力,但是如果過程順利,這些有責任感的主人反而在日後對於動物臨終時的無痛與安詳,感到安心。

  對於獸醫師來說,安樂死也不是沒有壓力的,尤其當對象是一隻健康的動物,或是你早已熟識的病患,這樣的壓力尤其沉重,考量與飼主間的長期關係以及良好的專業品質,獸醫在執行安樂死的時候,既要表現關懷與愛心,又不能讓情緒失控影響專業品質,而且到目前為止,為動物安樂死的獸醫師,無論個人的標準為何,或多或少都需要具備一些不被社會祝福的道德勇氣。台灣的人類醫師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作這種道德判斷的必要與負擔,但對病患來說,作為一個人類病患或者是一個動物病患何者在臨終時較無痛苦呢?

安乐死执行手册
http://www.east.org.tw/FCKupload/File/2-1-1.pdf

原文链接: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148

“社团法人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网址: http://www.east.org.tw



台灣流浪狗悲歌─流浪狗安樂死之利弊分析
作者:詹千儒.市立惠文高中.一年二班

前言:
   “安樂死”是目前對流浪動物的處理方式中最具爭議的一部分,“安樂死”即 來自 Euthanasia 的中譯,來源自希臘文字根 EU(美好),thanatas(死亡)意思 即是美好的死亡。
     在整個國家的流浪狗政策都主張「以殺制量」的台灣,安樂死是當今最嚴重的問 題之一,安樂死的合理性一直受到討論,究竟人類沒有權力決定這些動物的生死? 安樂死完全不會痛苦嗎??
    在身為「萬物之靈」—我們的世界中,安樂死也是個備受矚目的醫療方式。有些人 或許出於自願(重症病患、癌末病患..),當他們瞭解到自己治癒無望時,多半會害 怕面臨死亡的過程,而希望藉由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生命他們不希望因為採用一 些無謂的支持性療護(註 1)或是其他處置而沒有尊嚴的死亡。但也有更多的人是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昏迷不醒..)或不得已之下(害怕拖累親人及造成親人過度的精 神或經濟上的負擔)被迫接受。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因此安樂死的合法化也 成為世人爭論的焦點 。
     但常說「萬物平等」的人類卻擅自替流浪狗們決定了牠們的生死,被捉到收容所 的狗一旦過了領養期限就逃不過被撲殺的命運。隨著安樂死影片及”狗吃狗”的 事件出現,社會大眾及愛狗人士也大力抨擊所謂的”人道”作法是否真的人道?
      也開始懷疑在這樣的政策底下,讓流浪動物到收容所對牠們是一種傷害?
      從小愛狗的我在對流浪狗安樂死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後,於是對狗安樂死的利 弊及台灣現行關於動物及安樂死限制的法規作更深入的分析,也對台灣的政策 該如何保障流浪狗的生存權進行研究。

正文:
一.台灣流浪狗數量
01.
自八十八年九月起開始的實施寵物登記,截至 95 年九月底止,總共有六十一萬
一千多隻小狗辦理寵物登記,平均寵物登記率約百分之五十三,都會地區更高
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超越先進國家百分之三十五的水準。在小狗數量調查方面,
根據八十八年的調查資料,當時全國約有小狗兩百七十六萬隻,其中家犬約兩
百一十萬隻,流浪犬約六十六萬隻;今年剛出爐的調查報告顯示,家犬已減少 為一百一十三萬隻,流浪犬則減少為十八萬隻,家犬與流浪犬都已經大幅減少。
0.2
據官方統計 ,台灣公立流浪動物收容所每年至少安樂死 5 萬隻動物這還不包括 在收容所中病死 、餓死 、互咬、 打鬥、 身心耗弱等因素「自然死」的數量 ,在「以
殺制量」的政策下,公立收容所本身就是最不人道的制度 。安樂死的執行由各縣 市動物疾病防治所、收容所來處理,通常是狗狗留 7 天等待認領,也有的狗等 14
天,沒有人認領就執行人道安樂死。
在七年之中,台灣流浪狗的數目減少了 48 萬隻,平均一年減少約 6 萬隻流浪狗。
除了社會大眾對犬隻節育的觀念日益了解,狗狗的數目的確減少!但大部分減
少的狗都是因為接受所謂安樂死的處理而死亡,而且在流浪狗進入到收容所後
只剩下 7~14 天的認養期,若無人接手,這些狗也只有面臨被撲殺的命運。而且還有許多的收容單位並未落實此規定,常在狗送來的第一天就進行撲殺!

二.處理機構
    在台灣流浪狗的處理機關是「環保署」而不是「農委會」。這就表示狗狗對政府來說
是「環境問題」而不是「動物」。所以保育人士才會積極爭取希望能保流浪狗的問題 單位換為農委會。
     台灣現行的政策中對流浪狗的生存並無有效的保障,並且對動物的法律有許多
缺失。在討論安樂死之前,我們應先檢討犬隻管理及動物保護法(註 2)!立委提 案,未來虐待動物要增加刑罰,情節重大將處一到三年有期徒刑,農委會表贊 成,但是法務部卻表示反對。犬隻管理有老舊法律,形同虛設,飼主不登記也沒 關係;動物保護法缺乏執行力。沒有處罰,飼主放狗亂跑、任意棄養,造成了一堆流浪狗,流浪狗沒人領養就只能安樂死。

三.台灣欠缺良好流浪狗收容環境的原因
0.1
政府無能力補助-台灣的流浪犬隻眾多,這對地狹人稠的台灣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政府設的收容所往往無法收容大量的流浪動物,只能進行安樂死。過多的犬隻也
必須花費大量的金錢來照護。相對於外國補助經費高、救狗器材先進,甚至有專
屬的動物警察進行動物的收容及治療,是台灣所無法比擬的。0.2 大眾隨便棄養,造成流浪狗數目變多-隨著各種有關狗的電影出現(再見!可魯、撒喲娜啦~小黑..)等出現,掀起了一股養狗的熱潮,人們開始飼養電影中出現的名犬(拉布拉多(註 2)..)。但在熱情消去過後,街上也多了許多流浪狗。許多人純粹是看中點影裡狗可愛的模樣一時心動就養了,卻沒想過養寵物的負擔及責任(大型犬需廣大的問動場地及運動量…)。

四.安樂死為何不安樂?
      安樂死的方法-心臟穿刺法,就是直接從胸腔用注射器刺入心臟,動物如果亂動,
不容易刺中,有些獸醫師連刺兩、三次,都沒有刺到心臟,造成動物更嚴重的痛 苦。很多沒有刺中心臟的動物,藥注入胸腔,藥效緩慢,胸腔被麻醉,呼吸困難 但動物卻意識清楚,數分鐘仍不見得會死亡,造成動物痛苦掙扎,窒息而死 (這種沒有打到心臟比例極高)。
        許多人以為安樂死是讓動物在無知覺下死亡,但實不然,在處理過程中,動物 經常會激烈抵抗而造成用藥未達預期,過程中會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被折磨致死。 因此,這種方式也被大力反對,許多保育團體即提出以「以絕育代替捕殺」
「以領養代替購買」的方式來避免大量的流浪狗遭撲殺。
      台灣每年有五至六萬隻狗死在收容所,若藉由良好的絕育措施,將死亡的數目
減到現在的一半以下。,每年收容所認領養就有 13000 隻,若強制將這些動物絕
育,再加強其他的絕育獎勵計畫,每年增加絕育兩萬隻並不是不可能。減少兩萬
隻有生育能力的動物,街上自然會少幾萬隻流浪動物,收容所安樂死及病亡數減半是理所當然的。省下的收容所費用可供作絕育經費,不會增加社會的負擔。

五.減少安樂死犬隻的方法
0.1 對社會大眾—積極替家中寵物進行結紮、絕育勿放縱未絕育犬隻於戶外,以
領養代替購買。
0.2 對農委會-絕育比安樂死措施更人道、比犬籍登記更重要,農委會應更積極於
推動絕育,列入未來每年年度動物保護施政計劃。訂定具體目標如下:
  1. 安樂死數量逐年遞減,二年內達成減半之目標。
  2. 每年辦理至少 4 萬隻的犬隻絕育,並逐年提昇。
0.3 去電、e-mail、傳真給當地民意代表,請他要求縣市政府編列經費鼓勵絕育,
公立收容所領出動物皆強制絕育。
0.4 去電、e-mail、傳真給立法委員,請他向農委會提出質詢並提案將「絕育」列為
重要施政計劃。
0.5 去電、e-mail、傳真給農委會主委,要求將「絕育」列為每年重要施政計劃。
0.6 街頭餵食 0.7 加入動物保護團體-參加動保團體志工,以實質行動為流浪狗發聲。
0.8 捐款:讓有愛心有意願的人去為牠們醫療與結紮
0.9 幫忙尋找收養的家庭
1.0 幫忙相關訊息的傳送:如愛心送養、文宣傳播

六.各地區處理流浪狗情形 
中國:有的城市實施安樂死,有的狗則遭撲殺或虐殺。 
日本:每年捕殺數萬隻流浪狗,也撥款為流浪狗結紮。
(张辛可加入内容:日本收容在动物爱护管理中心的狗,如果没有人领养的流浪和遗弃宠物将被放入“处理机”,注射麻醉剂后实行安乐死。据日本环境省统计,从1974年开始有统计记录之后到2013年,日本共有约1262.7万只流浪动物被处死。日本环境省呼吁人们在养宠物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不要冲动购买宠物,并一直在努力减少流浪动物处死。30多年来,日本被安乐死的动物每年都在递减,更多的宠物重新回到了主人身边或者找到了新主人。)
印度、泰國:因宗教信仰不傾向執行安樂死,但印度曾撲殺具攻擊性狗隻,泰國
也曾為迎接外賓而撲殺流浪犬。 
香港:無人認養就撲殺。 
美國:各州規定不同,一般收容逾 7 天、無人認養的狗會被安樂死。 
德國:基於人道不執行安樂死,流浪犬收容所不以鐵籠關狗,避免狗掌產生不適。 
法國:對未施打疫苗或有攻擊性的流浪狗予以安樂死。
        各國對流浪動物處理方法不盡相同,但西方國家動保能確實落實也是對流浪狗能有完善處理的因素,動物收容所係由公益團體所經營,所以都能得到政府的資助,不足之款數由會友會費及募款而來,而來收容所領養狗者大都需繳些許手續費,如被領養的狗需作身心治療,則手續費亦可免。如果飼主有不可抗拒之原因,如死亡、重病、失業、破產.......,而必須將狗送到動物收容所,亦必須繳付 手續費或樂捐。

七.人道收容建議
0.1 人道收容標準十項建議
1.收容政策:乃經營管理收容所的根本方針。現有各項缺失,均源於缺乏完善的
收容政策。
2.環境:交通便利、場所適宜,始能提高人們認養意願。
3.設施:完善的硬體設施,可維護流浪犬基本生存尊嚴,錯誤的設計,則將造
成犬隻患病更形嚴重。
4.醫療制度:為照顧流浪犬之基本工作。完整的健檢制度,不但能降低犬隻疾病
的發生,亦可間接促使民眾認養。
5.環保:應具備消毒、排水、汙物處理、焚化設備之衛生標準。
6.收容密度:依經費、人力、面積設備決定。過度擁擠的空間,則根本毫無任何品
質可言,淪為犬隻集中營。7.管理:包括受過訓練的專人照顧、飲水餵食分類、動物習性了解等,將可避免 對人及動物造成無謂傷害。
8.認養:為減低壓力之具體辦法,不但可抑制市場供給量,亦為流浪犬最圓滿 之解決方法。
9.犬容量:容量的大小不是問題的關鍵,須配台其他減少捕犬、鼓勵認養等因應
辦法。
10.經費:若能以人道方式待之,自然能鼓勵善心人士捐款補助。
0.2
1. 型象的建立. 要讓大家知道有這個組織. 要讓大加對組織有正面的好感. 招攬義
工.
2. 招募捐款會員. 每個月固定從會員戶頭撥錢捐給組織. 相對的組織需要每個月
寄本雜誌給會員. 雜誌當然是有關狗狗或是組織的新聞囉. 
3. 開放空間讓民眾進來跟狗狗玩以此收取門票費用. (得注意狗狗的健康狀況跟
攻擊性). 狗事實上也對某些心理疾病有幫助。
0.3 硬體設施設置
1.要 為 狗 狗 輪 流 安 排 放 出 便 的 場 地( 設 置 樹 木 、 花 木 模 型 , 有 
沖 洗 便 利 的 斜 線 、 有 環 保 構 想 的 化 糞 池 )。
2.為 狗 狗 圈 置 通 風 良 好 的 場 所 休 息 ; 為 狗 狗 設 置 水 道 以 便 定 期 沖 
洗 。3.為 狗 狗 設 置 運 動 場 所( 攀 登 、跳 躍 、穿 洞 … 等 ) 與 乾 淨 的 淺 水 池
, 開 放 帶狗 狗 來 一 起 遊 樂 並 收 停 車 費 。
4.為 狗 狗 設 置 醫 療 設 備 , 醫 療 人 員 不 足 時 聲 援 有 愛 心 獸 醫 志 工 , 
並 對 外 開 放醫 療 補 貼 經 費 。
5.為 狗 狗 辦 理 領 回 認 養 與 假 日 認 養( 針 對 某 種 狗 狗 做 選 擇 性 的 關 
愛 ) 。
6.為 狗 狗 就 近 尋 找 臨 時 的 主 人 。
7.為 狗 狗 辦 理 短 、 長 期 的 寄 養 旅 館 , 便 於 無 法 照 顧 、 出 外 旅 遊 的 
狗 主 人 。
8.為 狗 狗 接 受 善 心 人 士 公 開 的 捐 贈 , 公 告 金 額 爭 取 園 地 一 切 的 開 
銷 制 度 化 。

結論:
     台灣的收容所受限於經費、收容空間…的因素,在流浪狗的管理及照護上也有許
許多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究竟流浪狗是否應該進行安樂死??好處是能減少過多
的犬隻,維持合理的人犬共存數量,但隱藏在背後的卻是—我們抹殺了流浪狗
的生存機會!其中,安樂死對流浪狗的折磨更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因此,許多動
物保護團體及愛狗人士也提出了許多替代的方案。
      安樂死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不斷宣導大眾「結紮」、「絕育」的觀念,並讓大家了解其重要性才能真正達到目的。保護動物觀念的興起也為流浪狗們的未來帶來一線曙光,更多的人願 意為流浪狗們說出心 ,並齊心保障他們的生命,也期望在眾人的努力下,政 府能盡快改善流浪狗所面臨的問題,並向西方國家看齊,建立良好且完善的收容制度,也能加速通過對流浪狗保障的相關法規,替流浪狗們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

引註:
註 1 支持性療法-------例如:生物製劑、止吐劑..--已經發展到可以改善化學治療 引起的副作用。止吐劑的使用是為治療噁心嘔吐的症狀,而骨髓刺激生長激素,則在降低因骨髓抑制帶來的嚴重感染危機等。適當使用治療方式,對於改進病患生活品質是相當重要的。推廣支持性療法的理由,是為了要減少因生活品質遭受影響,而造成治療的延遲性,醫護人員可以從平時治療期間執行相關措施,以 減至最小程度之副作用並達到預防效果。
註 2---動物保護法
第三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五、寵物:指犬、貓及其他供玩賞、伴侶目的而飼養、管領之動物。     
六、飼主:指動物之所有人或實際管領動物之人。 
第六條 任何人不得無故騷擾、虐待或傷害他人飼養之動物。
第七條 飼主應防止其所飼養動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財產或安寧。
第二十條 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
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
成年人伴同,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前項具攻擊性之寵物及其所該採取之適當防
護措施,由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
第二十一條 應辦理登記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無人伴同時,
 任何人均可捕捉,送交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前
項寵物有身分標識者,應儘速通知飼主認領,經通知逾七日未認領或無身分標
識者,依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規定處理。第一項之寵物有傳染病或其他緊急狀況者,得逕以人道方式宰殺之。飼主送交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指定場所之寵物,準用前二項規定辦理。
註 3---拉布拉多獵犬:
短毛聰明德獵犬,最顯著德特色是尾巴,長度漸呈錐形且有很厚的根部,而且沒有邊毛痕跡。這種少有的純種獵犬,有寬廣的頭蓋骨、擴鼻和有力的頸子。
歷史~來自紐芬蘭,是當地漁民拉網上岸的好幫手,現今除了作為獵犬外,還可 訓練為引導犬,用於偵查毒品和爆裂物。
(大衛‧阿德頓-屈賽‧摩根攝影-家犬圖鑑-1995-貓頭鷹出版社 P.69)
0.1 關懷生命協會 ~http://www.lca.org.tw 電話 02-87800838 t 傳真 0287800840 
0.2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 http://www.apaofroc.org.tw/News_show.asp?id=18
台北市 10681 大安區信義路四段 263 號 3 樓-6
電話 TEL:886-2-27040809 傳真 FAX:886-2-27040991
本會所屬八里保育場電話 / 02-26193412 02-26192072 贊助捐款專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郵政劃撥帳號:01296665
0.3 台南市流浪動物關懷協會~ http://www.carefordog.net/
地址:台南縣善化鎮東昌里東勢寮 1 鄰 1 之 19 號
電話:06-5850838
時間:每星期六上午九點至下午三點交通:興南客運 06-2206382、台南客運 06-2136220、及新營客運 06-6371820,皆有班車到達,請在台南縣肉品市場站下車
0.4 環保署 http://www.epa.gov.tw/
10042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 83 號 
 電 話:886-2-23117722


动保团体立院陈情 行动剧示范关狗笼、安乐死

www.fjsen.com 2012-12-26 15:24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2月2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立法院”今(26)日将审查“动物保护法”修正案,动保团体今日在“立法院”外召开记者会诉求修法要点,包括提高补犬门槛、管控家犬繁殖、提高虐杀刑责、杜绝不当饲养、增订公益诉讼条款等,上午在阵阵细雨中,作家朱天心、艺人陈佩骐也都到场,动保团体并以行动剧示范流浪动物被关笼、安乐死的情况,同时将在现场持续等候修法结果。

动保团体25日晚间就一度到“立法院”外聚集,今日再度前往“立法院”陈情,希望即将审查“法案”的经济委员会支持修法强化动物保护意识。朝野“立委”包括丁守中、黄昭顺、黄伟哲、郑丽君、田秋堇、刘建国等上午都到现场表示支持。

他们在现场演出行动剧,让外界了解收容所内的流浪动物受到什么待遇。“动保法”修法联盟召集人黄泰山说,收容所里现在大狗越来越少,因为难抓,结果却是越来越多的小狗,还来不及长大,就被抓进收容所,绝大多数都难逃一死。

黄泰山说,安乐死的方式是以针筒直接插入心脏注射药物,但流浪狗常不会立即死亡,而是在挣扎20多分钟后,因肺部麻痹窒息而死,这样的方式一点都不人道、安乐。

“立法院”经济委员会目前正持续审查“野生动物保育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动物保护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