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也译作《希伯来奴隶之歌》

(2012-04-09 16:39:09)
标签:

上帝

耶路撒冷

犹太人

希伯来奴隶之歌

亚伯拉罕

    这首Va Pensiero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成名四幕歌剧《纳布科》里最著名的一段《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也译作《希伯来奴隶之歌》取自该剧第三幕,是被俘的犹太人思念家乡和祖国的群唱,歌词优美感人,深至肺腑,被誉为意大利第二国歌,也有说第三国歌,第二是《我的太阳》。
    一群被俘虏的希伯来奴隶,在即将被处决时用歌声表达的对故乡和上帝的挚爱和对天国的向往。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安娜都有要流泪的感觉。。。以色列人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民族,因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上帝本来就是雅各的神,以色列的神。上帝对犹太人的管束也很严厉,每当他们背离上帝的时候,他们就会遭受亡国之灾。每当他们回到上帝的怀抱,他们就会得到上帝的祝福。以色列这个民族,就是上帝的神迹。不管怎么说,以色列这个民族是有信仰,有尊严,有血性的民族,面对压迫勇于反抗,他们面临困境时总是能在上帝那里找到安慰和力量,那是他们祖先亚伯拉罕的神,雅各的神,他们永远的主!
    

Fly, thought, on wings of gold,
go settle upon the slopes and the hills
where the sweet airs of our
native soil smell soft and mild!
Greet the banks of the river Jordan
and Zion's tumbled towers.
Oh, my country, so lovely and lost!
Oh remembrance so dear yet unhappy!

Golden harp of the prophetic wise men,
why hang so silently from the willows
Rekindle the memories in our hearts,
tell us about the times gone by!
Remembering the fate of Jerusalem
play us a sad lament
or else be inspired by the Lord
to fortify us to endure our suffering!

飞翔吧,让思想乘上黄金的翅膀
永远守候家乡的山谷
故土的芬芳

约旦河川,仍将回荡起我们的问候
耶路撒冷的断壁残垣,仍将叙述着往昔的尊严
我亲爱的祖国啊,虽亡犹荣
悲伤的记忆啊,铭刻在心

智者的金色竖琴
为何默然无声,在柳枝间悬垂?
请重新点亮我们心中的记忆吧
讲述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记住耶路撒冷的厄运

请为我们奏响一曲哀歌吧
让主的启示呵护、指引我们
给我们力量,承受最后的苦难吧

意大利歌词

va,pensiero,sull'ale dorate;
飞吧,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
va,ti posa sui clivi,sui colli,
飞吧,君临山坡、山丘,
ove olezzano tepide e molli
在那儿,温柔而和煦的,甜美的
l'aure dolci del suolo natal!
是我们故乡的土地闻起来的芳香!
del giordano le rive saluta
问候约旦河的河岸,
di sionne le torri atterrate……
以及锡安倾倒的高塔……
oh mia patrias?bella e perduta!
啊我的祖国是如此可爱和迷人!
oh membranza si cara e fatal!
啊如此亲切又充满绝望的回忆啊!
arpa d'or dei fatidici vati,
诉说预言的先知的黄色竖琴,
perche muta dal salice pendi?
为何你被挂在柳枝上缄默不语?
le memorie nel petto raccendi,
再燃起胸中的回忆,
ci favella del tempo che fu!
诉说以往的日子!
o simile di solima ai fati
哦不忘耶路撒冷的命运
traggi un suono di crudo lamento,
来发出可悲的叹息声,
o t'ispiri il signore un concento
或是让主带给我们
che ne infonda al patire virt?
忍耐我们痛苦的坚毅?



--------------------------------------------------------------------------
 耶路撒冷——历经十八次劫难 

   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象耶路撒冷这样引人注目。它毁灭的次数最多——18次;它血流成河——历次战争被屠杀几百万人,它是宗教的城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18亿信徒都崇敬它,把它视为圣地。

              拼死争夺,狂热追求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腹部、死海以西、海拔790米的犹地亚山地河谷中,正当地中海沿岸通向阿拉伯沙漠的要冲。大约公元前三千年,阿拉伯半岛的耶布斯部落迁居于此,建了城堡,起名“耶布斯”。公元前二千年,犹太族的祖先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的带领下,也来到这一带。。公元前十一世纪,希伯来首领大卫夺取耶布斯(易名耶路撒冷);建立以色列王国。此后三千年,迦南人、埃及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欧洲十字军、英国人、法国人,前后征付耶路撒冷37次,毁灭性的毁灭18次,小烧小抢不什其数。耶路撒冷永无宁日,宗教狂热的屠刀不断砍杀而来!

  在埃及古都底比斯遗址卡纳克神庙的南墙上,留下一段铭文:“拉巴蒙王第五年(即公元前926年),埃及王舍沙克攻占了耶路撒冷,他拿走了所罗门圣殿和宫内的宝物,他拿走了一切,拿走所罗门王的金盾牌”。这段记事与《圣经》14章25节记载的事实完全相符。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攻陷耶路撒冷,捣毁了用雪松和黄金建造的所罗门圣殿,将大批犹太人虏回当奴隶,驱使他们建造了巴比伦城。

  公元70~135年,罗马皇帝三次远征耶路撒冷,将全城夷为平地,屠杀了一百多万犹太人;幸存者被虏回罗马为奴,或驱入角斗场与野兽搏斗,让野兽活活撕吃掉。从此,罗马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宣布永远放逐犹太人(过了两百年才允许流落各地的犹太人每年回乡凭吊一次)。公元638年,阿拉伯人赶走了罗马入,确立了伊斯兰教的统治,耶路撒冷又成了穆斯林的圣地。公元十一世纪末,欧洲基督教卷上重来,耶路撒冷再次被十字军摧毁。

  八十多年后,萨拉丁领导伊斯兰圣战,收复耶路撒冷,重新建立阿拉伯人的统治。1517年起,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勒斯坦四百年之久,现存老城的建筑多是这个时期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