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盐芝麻豆子茶

(2012-02-28 20:43:32)
标签:

姜盐芝麻豆子茶

分类: 《涤滤心尘:散文集》

 http://s8/middle/48c6628bh7900b5d59bf7&690

姜盐芝麻豆子茶

 

吃完晚饭,坐在书桌前,总觉得有点什么事没做。楞了一会,这才想起要去泡杯茶喝。

我喝的茶不是一般的茶,既非清茶、油茶,亦非潮州著名的功夫茶,而是家乡独有的姜盐芝麻豆子茶。

姜盐芝麻豆子茶可不简单,顾名思义,这茶里除了要有茶叶和开水这外,还需佐以老姜、食盐、芝麻、豆子。

电壶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取瓷杯一只,杯中茶叶一小撮,加炒熟的黄豆二三十颗、食盐少许、熟芝麻若干,将开水倒入杯中,先倒满2/3。再将老姜放入姜钵中擂成姜茸,然后再倒点开水到姜钵中,连同姜茸一起冲入茶杯中。这样,一杯热腾腾、香喷喷的姜盐芝麻豆子茶就大功告成啦。接下来,就是端着茶杯,坐在书桌前,一边看书一边品尝了!捧起茶杯,尚未沾唇,一股黄豆、茶叶、芝麻、老姜混合而起的醇香扑鼻而来,早已令人口舌生津。轻啜一口,茶水的温度刚刚好,这温度迅即由唇齿传导到口腔、喉头,再缓缓流淌到胃中,进而扩散到四肢百骸,全身都暖意融融。而茶的味道,也是极其独特,远比开水加茶叶沏出的清茶之味醇厚丰富,又绝对没有湘西等地流行的油茶那么腻人,而广东一带的功夫茶又完全不适合我的口味,只有这混合着姜、盐、芝麻、黄豆、茶叶的家乡味,才真正让我齿颊留香、百喝不厌。

姜须老姜,只有老姜的味才有足够的浓正辛香。盐要适量,多则咸,少则寡淡乏味。白芝麻和黄豆都要选籽粒圆润饱满的,须事先炒熟,火候很重要,少一分火则不够香脆,多一分火则有焦糊味,炒香之后还需以干燥不透气的器皿盛装,漏气则黄豆芝麻疲软不脆,味道也会大打折扣。至于黄豆的品种,以收获季节来分,八月豆最佳,十月豆次之,四月豆虽属特早熟品种,但味道远不及前两种。茶叶更有讲究,红茶、青茶(即乌龙茶)、黄茶、黑茶、花草茶之类均不适合,只能用未经发酵的绿茶,最好是家乡自制的绿茶,必经一晒二炒三烘这三道工序,制成的茶有种淡淡的熏香,味道非常独特。每次爸妈和岳父岳母从老家到深圳,都会捎上几斤家乡茶叶给我专门泡姜盐芝麻豆子茶喝。

前年妈来深圳,还特意给我带来一样东西,让我特别高兴。啥东西呢?就是专门用来擂制姜茸的姜钵子,这东西看起来很粗陋,系以粘土做坯烧制而成,直径约四寸许,钵内壁布满圈圈沟槽,将姜在钵内来回磨擦,就变成细若发丝的姜茸。这种方法既实用又便捷,其他任何工具都无法替代。有趣的是,前不久岳母从老家刚来深圳的第二天,主动帮我们打扫厨房卫生,第一次见到这个粗陋不堪的器具,不知道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嫌它难看,于是随手扔到垃圾桶里去了。直到晚上领导准备帮我泡茶时,发现姜钵没了,我也惊讶不已,岳母这才知道这难看的玩意儿居然是我不可缺少的“法宝”,于是捡回来洗干净继续给我泡茶喝。此后每次聊起这事,我们都会觉得特别好笑。

如今,家里随时准备着泡姜盐芝麻豆子茶需要的材料。如今,每天晚饭过后,我都会泡上两杯茶:一杯姜盐芝麻豆子茶用来解馋润喉,一杯清茶用来漱口提神,所以我的书桌上总用两个茶杯一起陪伴着我读书写字上网。领导为我的健康着想,总用“晚上不要吃姜、饮食要尽量低盐”来告诫、恫吓我,而我却依然我行我素,无法割舍这个养成已久的嗜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