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有个陶琉博物馆
![此博文包含图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标签:
博山琉璃陶瓷文化 |
分类: 说民艺 |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课题组一行赴淄博市博山区考察调研陶琉产业发展。期间,我与项目顾问台湾前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学校“六艺学者”林正仪教授一同考察了博山陶琉博物馆,有些感触。
http://s15/mw690/001kCZbpzy6SB1Dalc27e&690
http://s2/mw690/001kCZbpzy6SB1D5Wzne1&690
博山陶瓷琉璃博物馆包含陶瓷、琉璃、专题展览三大版块,纵贯数千年前陶琉文物,至今陶琉艺术与创意的发展文脉,也涵盖艺术陶瓷、日用陶瓷、传统陶瓷等发展品类,集成了工艺美术大师、当代艺术家、设计师等工艺和创意设计精品,而且包含有本土和国际等大师陶琉作品,脉络清晰,特色浓厚,富含价值,是个很有看头的地方主题博物馆。
http://s2/mw690/001kCZbpzy6SB1FVMkxa1&690
http://s2/mw690/001kCZbpzy6SB1FWBAB51&690
博山是著名的陶瓷名城、琉璃之乡,博山的陶瓷和琉璃分别有5000年和300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在国内既生产陶瓷又生产琉璃的,唯有博山。在博山陶琉博物馆里,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积淀,能充分体验到当地的自然风物和古往今来当地艺人的匠心巧作,也能透过当代的创意和设计认识到工艺行业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可以说,博物馆为不同的参观者塑造了一个敞开的、思考和感受的空间。
http://s6/mw690/001kCZbpzy6SB1IA9rD95&690
http://s1/mw690/001kCZbpzy6SB1IXRde10&690
博山陶琉博物馆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包括如何以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地方最富特色等历史、文化、产业等发展面貌,并在展示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形塑我们的在地文化。因为它既是一种推介,也是一种认同,以博物的形式、以工艺和创意的语言,展示地方历史文脉,展现地方的文化风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本身不是封闭的、固化的、程式的,而是一个开放交融的文化空间,我们能够从中形成深度解析,而一些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也可能为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http://s1/mw690/001kCZbpzy6SB1MeVqgf0&690
http://s13/mw690/001kCZbpzy6SB1MKdnm8c&690
在调研和交流过程中,我们联系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在地文化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专家、企业的文化共识,其中主题博物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历史和当下,融合文化和经济,形塑地方风貌,并面向少年儿童、普通观众、当地群众等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借鉴当代的策展机制和经验,开展丰富的展览活动、工作坊交流和主题研讨,为我们的博物馆注入流动常新的文化内容。
http://s7/mw690/001kCZbpzy6SB1OHoPQd6&690
http://s8/mw690/001kCZbpzy6SB1P8BRd87&690
调研期间,我们参观了陶琉博物馆附设的大师工作室和作坊,这些还原展示很有意义。我想,无论是民间艺术传承还是当代艺术创作,我们都需要在它的语境和实践中感知它的灵魂,并以美和智慧涵养产业,润泽生活。